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步步驚心」之父愛與皇權難兩全的康熙

一個平凡父親,可以包容兒子,也可以嚴勵管教兒子,只是不管是包容還是管教,都只是單純的父子情。但是一個擁有皇權的父親,在包容或者管教他的兒子時,就不可能只依靠單純的父子情了。

在「步步驚心」中,一切風風雨雨的起因都與康熙皇帝有關。

康熙在歷史中算是受到讚賞較多的明君,但他似乎不能算是個很好的父親。自古情義兩難全,對於一個皇上來說,就是親情與皇權難以兩全了。

身為一個父親,康熙很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够孝順聽話,兄弟之間能和睦相處,沒有心機沒有鬥爭。另一方面,因為他是皇上,大權在握又能定人生死,各位爺雖是兒子,卻又是臣子,君臣之間的距離不是輕易能跨過去的。

康熙本身很寵愛太子,可惜的是太子恃寵生驕,鬧出很多事,最終被康熙廢了。也因為太子的舉動讓他心寒,結果之後都沒再立太子,也造成各位阿哥爭奪皇位的原因。在這方面,其實他算是有所偏頗的,也算是個失職的父親。而且,因為他是皇帝,雖渴望親情,卻又怕兒子會造反而常常壓制兒子們的權利。最明顯的便是他對八皇子的忌諱。當他終於找到機會削除八皇子的勢力之時,他能够不念父子情而狠心地削權,就因為八皇子成了他的威脅。或許這是做為皇帝不得不為的事,可是卻非尋常父子所為。

兩種身份對康熙來說是難以兼顧的,他想做慈父,可皇上身份卻又把他拉到嚴勵的君主位子上。


(圖片來自官網)


劇中飾演康熙的演員是香港的劉松仁,劇中的他,把這角色發揮得收發自如,威嚴時不怒而威;高興時慈眉善目;哀慟時悲泣憂傷等等,還有種種心思轉換之時複雜的表情,都生動地表現出來了。不愧是演藝多年的老戲骨,演甚麼像甚麼。

戲中有幾幕戲是我很喜歡的,其中一幕是第一次出塞,得知十八皇子病重,憂思極甚,欲趕回宮見十八皇子最後一面,卻始終來不及。收到十八皇子殁的消息時,他極哀慟,遣下所有人,靜靜地坐着流淚,喪子之痛的哀都顯現出來了。太子被彈劾之時,他望著太子不作任何表情時,那不怒而威的迫力就在那凝視中。

康熙對皇子們雖然嚴勵,但是對若㬢卻是非常疼寵的。或許是因為若㬢本來就知道結果,所以從不會涉入一些明顯的鬥爭中,這是康熙喜歡她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因為若㬢的細心和貼心,讓康熙有多了個女兒的感覺,也因為他與兒子們之間的距離,若㬢的存在多少安慰了他失落於親情的孤寂感。所以若㬢雖多番冒犯了康熙,卻最終還是得到皇上的原諒了。甚至在康熙臨終前的一段日子裡,她回到宮中時,康熙看她臉色不好,要她多照顧自己,彷如對待親生女兒。而若㬢對康熙也是有如待親長,那種真心是不容懷疑的。我很喜歡看她和康熙彷如父女般的相處情景。

對於康熙這角色,在「步步驚心」雖不是主角,但卻是不可少的一個重要角色,而且他的每一個決定或者每一個心情轉變都會牽動其他角色,這些牽動讓這戲變得起伏不斷,是此劇吸引我的其中一個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