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車輪下》閱後感之教育對人的摧毁

人的成長往往受很多的限制,有些是天生的,如個人的智力、能力、體力等先天條件的限制;但更多時候卻是人為的,如家庭的因素,朋輩的影響,教育的干涉和社會的體制等等。而人為的影響往往又比天生的限制來得更具破壞力和帶來絕望感。



《車輪下》這本文學作品便呈現了人為影響對一個人的成長所造成的悲劇。

故事其實很簡單,寫的是一個少年,因其學習能力的卓越,便被父親和師長們主力培養,期望他成為卓越之人,他在多重的學習壓力中逐漸失去了自我,最終因為糟遇到的失敗和不堪挫折而自我了結了生命。

小說細膩地描寫了這個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如何因為週圍的期待而一步一步放棄自己喜歡的事物,努力學習別人期待他完成的功課,成為人們期望他去實踐的目標。在做別人期待的人之際,他對自己感到迷惘,也逐漸迷失了自我的心性,而他的迷失卻無法向別人求救,無法尋找別人的幫助去尋找出口。最終他因為看不到自己的未來而在絕望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想到的是如今整個社會那種逼迫孩子去學習各種技能,壓縮所有時間在學習中而失去個性發展的歪路,例如那些什麼「贏在起跑線」的奇怪理論,使得家長們盲目追求孩子的早學,強迫孩子在尚未有清晰的學習方向和興趣前便要學習各種各樣的技能。而這些壓迫,從古到今,都不曾變過,而如今只是變本加厲,對成長中的學童更是造成性格上的摧毁。

記得書中有一段描寫天才與教師的關係,清楚指出教師其實只是維持教育制度的一環,他們期待的是教育被規範的學生,而不是富有創造性和具備挑戰性的天才學生:

「在天才和教師這兩者之間,自古以來始終存有一道深深的鴻溝。老師一開始就對天才在學校裡的表現感到痛恨。對老師而言,天才是壞學生,他們不懂尊師重道,十四歲就開始抽菸、十五歲談戀受、十六歲流連酒吧,他們看禁書、寫狂妄的文章,有時還用譏諷的神情看著老師。在老師的教室日誌裡,這些天才多半被記載為帶頭鬧事者且必須受禁閉處分。一位學校老師寧可在班上教幾頭笨驢,也不願教一名天才。仔細想來,老師的想法也沒錯,因為他的任務不是培養超級天才,而是造就通曉拉丁文的人、數學家以及老實人。然而,這兩方誰受的苦更多、更嚴重?是老師受學生之氣、還是學生受老師的氣?兩者之間誰比較霸道、比較惹人厭?又是誰在破壞並玷污另一方的心靈與生命?唯有帶著憤怒和差愧去回憶自身的少年時期,才有可能對這個問題進行探究。但,這不是我們的職責。我們可以感到安慰的是,真正的天才通常都能治癒自己的傷痕,他們會不顧學校反對去創造自己的優秀作品,最後終能成為人才,死後能美名遠播,並被教師視為傑出青年及優秀表率,進而介紹給後代。這種規律與精神之間的爭鬥戲碼就這樣在各所學校不斷重複上演著。而我們也一再地看到,國家和學校對年復一年會出現的那些思考更細膩、更珍貴的天才,總是不遺餘力地要將之連根剷除。尤其是那些教師憎恨的學生,那些經常受罰、逃跑、被開除的學生,是這些人在往後的日子裡讓我們的民族寶藏更為豐富。但是也有一些天才––誰知道有多少人?––在無言的抵抗中自我折磨,終至沉沒消失。 」––P141-142

會對這一段特別深刻是因為最後那個疑問「誰知道有多少人?在無言的抵抗中自我折磨,終至沉沒消失」。我覺得「天才」一詞,在這裡其實代表了每個人的天性和一些個人的特質,而這些天性和特質若能經由良好的啟發,或許能培養更多富創造性,更能發揮所長的人來。

然而古往今來,教育在大眾的理想中雖然是希望能發掘學生的專長和能力,能够啟發人們更多的創意,然而事與願違,教育往往只是教出了受盡規範的學生,馴服學生去跟隨制度的設定,成為社會中的螺絲釘,卻甚少有教育能不斷培養出富創造力的天才。如今更是因為被扭曲了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往往對人造成毁滅性的影響。尤其近年不斷看到學生自殺的新聞,更是令人痛恨所謂的教育對人的摧毁。

文學作品其實很能反映人生的一些悲劇,所指出的人性弱點其實也很直白易懂,可惜的是人們越來越少閱讀,而這種經由文字去領略更多不同人生的方式也已難以進入人們的心中,去點醒他們,也失去了讓人反省的一個機會。

作者赫曼.赫塞是德國人,看他的作品是從《流浪者之歌》開始,他寫的佛佗的故事給我很多的想法,也能帶出很多的哲學思考,推薦給喜歡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