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Book] 《觀念的水位》為政治通識補課




近一個月的抗爭,多少經歷了一些難以忘懷的事情,很多東西在訊息萬變及事件急劇發展之時,都未能好好想一想,只能隨着外圍的變動直覺反應。在反應過後,也總會在空餘再思考一下這些關於政治的事。

老實講,一向安於平淡的生活,大家都甚少經歷這種彷彿每時每刻都提心吊膽,時時刻刻要留意訊息的情況。但事情就是發生了,沒有退路之時,我們還可以做什麼?或者需要為自己的貧乏政治常識補一補課。

或者你平時有留意新聞,或者你對政治有自己一套想法,但若在這次事件中經常發現難以與人溝通,總是一言不合就容易變成互駡及不歡而散,甚至無法說服別人去理解自己的觀點,可能就是因為大家對政治那一套,都太過片面化。需要為自己增加一點對這種議題的認識,幫助自己去辯證一下自己所在意的議題在何處,與別人談論無法交接的地方在哪裡。

前幾日逛書局,為的也是想找尋一些可以增加一下政治常識的書籍,無意中翻到一本名為《觀念的水位》的書,因為推薦者一欄有梁文道,對於他的推介還是有信心的,便在書局翻開此書一閱。看了一兩篇,感覺很有趣,當下便購入。

作者劉瑜,是近年較受矚目的公共知識分子,對中國以及國際政治及民主制度都有深入的解讀,她的文章某些論點也適用於今時今日的香港。梁文道對她的評語是看她的文章會一邊看一邊笑,佩服她的政治學修養,也感佩她能把風趣幽默和專業知識揉合得很漂亮。

今日稍為閱讀了幾篇,其中一篇感覺都很適合現時討論的一些論點。文章題為<怎樣推銷「糖果」>。她引用了一件內地發生的事作例子來討論政府推出政策應有的程序。

例子是2012年四川什邡政府推出一個大項目宏達鉬銅,一項金屬資源深加工的綜合項目,目地是要「增加財政,改善民生」,而且還通過「國家及環評」。本是一個「利國利民」的項目,卻被「不瞭解、不理解、不支援」的「部分群眾」強烈抗議,甚至釀成重大警民衝突,最終因為特警打人照片四傳及輿論對政府一片聲討而停工。事後什邡政府對此衝突的結論是宣傳不足,於是在衝突之後補救的措施也是加強「宣傳」。作者對此的評論是如果政府從這場衝突中的教訓如果只留在「做好宣傳工作」或者「維穩一定要防患於未然」,那麼這一次的苦頭便白吃了。

問題不在於你所說說的「部分群眾」有沒有聽到,而在於在決策過程中「部分群眾」是否有機會說。如果不能將公民參與納入到決策過程當中,視為政治正義的一個內在部分,再多的宣傳都會顯得很可疑,甚至越多的宣傳越顯得可疑。

作者對這種可疑性用了一個陌生人向你推銷糖果作比喻。她說:

如果真心想推銷,推銷者正確的做法似乎是:邀請對方來參觀包糖果製作過程——此所謂決策透明;允許對方在參觀過程中增減自己愛吃或不愛吃的原料:加點蘋果和乳酪,去掉菠蘿和果凍——此所謂民主參與;如果乳酪會敗壞這包糖果的口味,而且有害健康,那麼也許可以聽聽中立協力廠商營養學專家的意見——此所謂決策科學。在現代社會裡,只有決策透明、民主、科學,才合乎程式正義,沒有程式正義,你說你塞給我的是900元1克的山珍海味,我憑甚麼相信呢?

這其實很適用於我們現在的情況,政府的很多決策身為市民的我們都無從參與,議會中永遠關乎民生的事都被建制派攏斷否決,使得所有利益都向富者傾斜。這樣如何能不引起民怨?

很多人說民主不一定就完全好,這也是事實,但民主在某些方面卻能起到監察政府的作用,令人清楚所謂政制是什麼一回事,令每人都有基本的權利去參與一些事情的決定。然而現在的情況是很多事我們無從參與,那些零票當選的功能組別議員代我們決定了所有施政的方向,卻不需要向廣大市民交代。我們甚至沒有權力去決定他們的去留,但卻要交稅去養這些人來否決我們的穩定生活。

很認真問一句,你真的認為陌生人推銷的糖可以食?如果你覺得政府不是陌生人,那麼你又了解他多少?為何特首收利益可以不調查不問責?功能組別議員們沒有民意基礎卻可以代你決定民生走向?人家可以高床暖枕光明磊落,你卻連發聲質問都要被滅聲?

政治不是非黑即白的標籤,可以一貼就明白誰對誰錯,而是需要很小心去分辨論證思考的小細節和很多的灰色地帶。要真正明白當中的是非曲直,還是要多點為自己的政治通識補一補課。

作者的文章並不艱深,多數以內地的一些政治異像來評論,也有一些是外國民主實行的利弊分析,每一篇文章多數佔兩三頁,可以趁空閒時稍為閱讀一兩篇。時事新聞固然要留意,但多做一些深入思考的事才能令自己在分析事情時有多一些把握和論據。


書藉資料:

《觀念的水位》
作者:劉瑜
出版:天窗出版 (繁體書)
ISBN:9789888292158


注:一個月的抗爭是指現在正在香港進行中的雨傘運動。這篇發表在個人臉書之中,也同步在這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