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琅琊榜>之文字與影像對比.之四「靖王的沒腦子」

看完整部劇再看小說,我覺得最讓人激動的更改應該就是靖王被長蘇駡沒腦子了。



這一場戲可以算是一個高潮,我相信觀眾從靖王被小新激怒,然後一路不聽人勸,執意要自己去救衞崢那段,情緒應該被牽動得很想一巴給他巴下去打醒他,而緊張的情緒就在長蘇的大吼之後才能放鬆下來,直到看到靖王總算把話聽進去,才真的放下一直懸着的心,靜觀後續的後展。這也是我初次看時的心情寫照。

靖王的斬鈴斷義,在小說裡是沒有的。小說中也有安撫勸說的段落,只是沒有這般激烈,尤其靖王在小說中可以算是偏向更冷靜更能一點就通的人。另外,靖王對長蘇雖然一開始比較反感,但卻隨着接觸日增而多了信任,對他的猜忌也逐漸減少。不過最主要還是小說沒有安排小新訴苦那一個手段去刺激靖王,少了這一點,靖王在和長蘇談救衞崢時能稍為穩住(雖然也差點翻臉),最終達成協議。

影劇為了讓靖王斬鈴、長蘇吼勸這一段更為合理,在改動上其實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尤其在改動一些伏筆上,雖不知是編劇刻意修改還是劇組討論出來的結果(看一些拍攝花絮的影片發現,有些改動是劇組自己討論出來的),但整體呈現出來還是蠻有意思的。

當中有一個改動成了伏筆,使觀眾覺得靖王的確是不太懂長蘇,也使得後來他在小新招供後所說的缺乏信任和對長蘇的偏見變得合情合理。這個伏筆指的是要不要收服高湛這一點。

小說中提到,當梁帝發現太子在守孝期於東宮恣意飲宴奏樂玩樂而要封閉東宮時,蒙摯因為受了高湛的人情而建議靖王把高湛收服,但長蘇反對。長蘇反對的理由有三,而第三個就是體念靖王不想把靜妃捲入鬥爭的心情,這個好意在小說裡,靖王是自己明白的。


「蘇先生,既然高湛在陛下身邊如此重要,人又聰慧,先生為什麼不替靖王殿下想辦法收伏了他呢?」

「不行,」梅長蘇搖了搖頭,「一來高湛多年明哲保身的做法不會因為我們的拉攏而動搖,二來他離陛下太近了,要想收服他,難免會漏些機密弱點在他手上, 一個掌控不好,反而弄巧成拙。靖王殿下爭位,要走正道,要加強實力,爭取越來越多光明正大的支持。高湛雖然重要,卻也不是非他不可,何必如此貪心呢。再說 以這位高公公的為人,縱然不收伏也不會礙著我們什麼事。等將來殿下足夠強的時候,他不是我們的人也是我們的人了。」

蒙摯有些羞慚地擺著手,道:「算了,我實在太笨,不插嘴了,免得誤你們商量正事。這些話你不說我不覺得,一說還真是那麼回事啊!」

一直安靜聽著的靖王此時也不禁一笑道:「你多問問也好,蘇先生有時不耐煩解釋,你這一問,我也清楚了好些。」

「我哪裡是不耐煩解釋,實在是殿下近來進益良多,我略略一提,你就明白了。既然已經明白,我還囉嗦那麼多干什麼?」

靖王緩緩收淡面上的笑意,正色道:「不過你不勸我收伏高湛的第三個原因,我倒真是明白。多謝先生了。」

他說出這句話,梅長蘇甚是意外,怔了怔,胸中一陣發暖,笑了笑轉過頭去,也沒說什麼。

收伏高湛固然有難度有弊端,但收伏之後能帶來的利益也是極為巨大的。讓梅長蘇最終決定不強求靖王到高湛身上打主意的最主要原因,確實是他沒有說出口的第三個。

那就是不想讓靜妃捲進去。

靖王畢竟不能太過頻繁入後宮去,因此無論是收伏高湛的過程中,還是收伏以後,都難免要通過靜妃實施某些行動。靜妃敏慧冷靜,並非沒有這個能力,但她素性恬淡,利用她進行陰詭之事,絕非靖王所願。

梅長蘇就是體貼到這一點,所以從來沒有要求靖王配合他在後宮翻弄任何的風波。不過讓他意外的是,一直對此不發一語的靖王,心裡居然是明白他的好意的。 


劃線處看得出來靖王其實並不笨,他也是有點玲瓏心思,懂得長蘇的好意的,也因此,小說中沒有小新那一段,因為他知道長蘇不會讓靜妃遇險。

只是這一段在劇中卻改成了是靜妃告訴靖王當中的第三層好意。在第二十八集,靖王晉為親王後,添加了一場他和靜妃的對談,靜妃特意告訴他長蘇沒讓他收服高湛的好意。




因為是透過靜妃去點醒他這一點的,不是自己領會,所以在受到挑釁之後才會加深他的偏見,挑動他的不信任感。也變相讓這一幕成了後面靖王斷義的伏筆。

這個改動的用意是不是為了做這樣的伏筆我不能肯定,只是我在看的過程中覺得它像一個伏筆,也變相突出了靖王的執拗性格,加重了這個角色急躁倔強的形象,減低了他的聰明度。明明小說中評他也是個聰明人(笑)。

不過無論是小說的設定還是經過改動後劇情呈現出來的效果,我都覺得可以接受。小說有其流暢的地方,而電視劇有其高潮迭起之處,各有所長。可以用來比對,才是真正讓人覺得有趣之處。 而我也覺得劇情這樣的改動,在添加和刪減的過程裡,都顯示了劇組對此劇的認真。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琅琊榜>之文字與影像對比.之三「林殊和梅長蘇」

文字描寫有時能把一個人一件事一些概念描繪詳細,一字一句讀下去可以讓人對事物有如從頭到尾白描了一次,不放過任何細節。這是文字優勝的地方。而影像雖然也可以有特寫,慢慢去展現箇中特點,卻也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法做到完整的描繪。這也是為何喜歡文字的人常常嫌棄影像改編的原因。

在<琅琊榜>的改編裡也不免會有這樣的落差,只是較為重要或者較為動人的一些描寫卻沒有因為限制而被刪除,反而是以對白的方式把小細節呈現出來。讓影像也多了一些文字的意境在。

我比較喜歡的部份都在較為後面的段落,因為後面的改動比較多,有些重要的場面都是小說和影像差別比較大的改動,例如譽王謀逆,他親上戰場,小說裡他是留在京城遠控的;又如長蘇勸靖王別輕舉妄動去救衛崢,小說沒有戲劇那般激烈的阻勸;又如靖王對長蘇身份的懷疑和最終的揭曉,小說是靖王在和言侯交談中發現的,而戲中卻是夏江在梁帝面前逼長蘇承認而揭曉的。這些不同雖然對比較大,但格局卻不會有太多不適合之處。不過我想談的不是這點。

我感興趣的是在這些改動中,有些文字的描寫不免會被刪或是改動,然而有些描繪就算事件安排的發展不同,影像還是保留了那些描寫,並讓那些描寫恰當地出現。

比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九安山那段,長蘇因為照顧聶鋒而發病,加深了靖王對他身份的懷疑,靖王在照顧他一夜後一早去求證靜妃。當他滿懷期待去求證,卻被否定後,他覺得自己是瘋了,竟把長蘇想成是小殊:


他接下來說:

「有那麼一瞬間,我以為,我幾乎就可以確認,他是小殊
 我居然以為他就是小殊
 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瘋狂的念頭
 小殊不會再回來了,就算回來,他也不會是這個樣子
 
 小殊當年是那般驕傲張揚,爭強好勝
 在戰場上銀袍長槍,呼嘯往來,從不知寒冬為何物



 而梅長蘇呢?他總是低眉淺笑,算計人心
 他總是擁裘圍爐,沒有一絲鮮活之氣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把他們兩人想在了一起」


劃線那兩段突出了靖王內心的懷疑,他內心對小殊的熟悉總是在梅長蘇的身上感受到,只是梅長蘇另外那些讓他陌生的感覺卻又在在否定了他的熟悉感,這兩段形容從他口中說出來,使這場戲更能突顯他內心的那種矛盾。


這兩段在小說中其實並不是出現在這裡,而是出現在靖王知道真相後。小說裡寫到靖王成為太子並且開始代梁帝監國後,他為了解決皇親國戚減俸之事找紀王和言侯商量。與言侯在閒聊之際,才知道林殊的父親曾以「石楠」為名行走江湖,才發現梅長蘇就是小殊。

這個發現令他震驚,於是迫不及待跑出東宮,騎馬往蘇宅去,可是在快到時又突然勒馬不再往前,反而往回走。從後追上他的蒙摯問他為何回頭時,他表示明白長蘇的苦衷,所以不想讓他煩惱,於是又回轉。在回頭的路上,小說描繪他內心的疑問和想法時是這樣寫的:


他不知道自己現在的心情到底該如何形容,若是欣喜於好友的倖存,那為什麼會有想拔刀剖開胸膛的鬱悶?但要是怨憤他刻意的隱瞞,那又為什麼心中疼惜難忍到幾乎無法呼吸?

林殊是誰?林殊是他驕傲張揚、爭強好勝,從不肯低頭認輸的知交好友,是那銀袍長槍、呼嘯往來。從不識寒冬雪意為何物的小火人,是喜則雀躍、怒則如虎,從未曾隱藏自己內心任何一絲情感的赤焰少帥……

可梅長蘇又是誰呢?他低眉淺笑。語聲淡淡,沒有人能看透他所思所想;他總是擁裘圍爐。閃動著沉沉眸色算計險惡人心;他的臉色永遠蒼白如紙。不見絲毫鮮活氣息,他的手指永遠寒冷如冰。彷彿帶著地獄的幽涼。

他就像是一團熊熊烈火被撲滅後餘下的那一抹灰燼,雖然會讓人聯想到曾經存在過的那團火焰,卻再也沒有火焰的灼灼熱量和舞動的姿態。

蕭景琰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去想像這個變化的過程,一想,就是比無星無月的夜色還要深沉黑暗的痛苦。


劃線的地方就是劇中呈現在上面那場戲的台詞,只是小說是放在他知道真相時用來表現他的複雜心情。除了突顯靖王的震驚,也側寫了梅長蘇這一路走來的艱苦。

兩段相同的文字雖然用詞一樣,但在小說和電視劇中所要呈現的功能卻不同,展現了兩種效果。

其實除了這一段,<琅琊榜>在好些改編的地方都用了類似的手法,把一些有用的描寫,寫成台詞讓演員說出來,有的放在相近的段落,有的放在不同的地方,呈現不同的效果,但是卻也保留了文字中有意思的描繪。當中的巧思,為影像增添了文字的意境;相反而言,也讓文字有了新的展現。

相輔相成,對讀者和觀眾來說,都增添了可咀嚼的地方。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琅琊榜>之文字與影像的對比.之二「恩寵」

文字和影像帶給人們的感受往往不同,文字取決於人們對語言的閱讀理解,才能進而對故事產生想像,像解碼,需要時間去咀嚼;而對影像的感受卻是比較直觀和即時的,畫面呈現出來的樣子往往能即刻牽動人的情緒和感觀,未必能在當下理解和咀嚼出當中的意念。想要呈現出一樣的感受,在把文字改成影像時,需要更多的巧思。

在<琅琊榜>裡有時會看到文字和影像的展現雖然不同,卻能有差不多的效果的改編,當中比較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靜妃生辰,梁帝去看她,順便把巡防營許給靖王節制,並且準許他以後可以隨時入宮的那一段。

這一部份在小說裡作者用了恩寵作為主題,為的是顯示靖王在長蘇的幫助下逐漸被梁帝重視的景象。恩寵這一段有趣的地方在於描寫梁帝的心理轉折和靖王的立場感受。

小說寫梁帝因為太子和譽王在爭巡防營的節制權而被弄得心煩意躁,加之夏季的蟬噪讓他難以安眠而時常暴怒,高湛為了緩和他的情緒時想到靜妃的生辰,便提醒了他。梁帝為了換心情,加上對靜妃有點愧疚便決定去看她,順便帶了些賞賜去,想讓她驚喜一下。

對梁帝來說,他是天子,有至高的權力,所以施恩或者懲罰後宮、皇子和臣民等人代表了他所掌握的權力,而人們對他的施恩或是懲罰的反應便成了他一次次確認自己所握皇權力度的試驗。


梁帝聽到靜妃和靖王的對話有點不高興


他到芷蘿宮時本想讓靜妃驚喜的,可沒想到靖王也在,尤其聽到靜妃對靖王那無微不至的餵食方式,他其實是有點不悅的,加上當他賞了靜妃時靜妃也沒有表現得很高興,仍是她那一貫的淡然時,更是讓他顯得無趣。小說如此寫到:

梁帝不遣人先報,自己悄悄進來,原本是想看靜妃驚喜的,但現在人家驚是有了,可高湛安排把賜禮送進來時,卻沒看出她有多喜,仍是恬淡神情,柔聲謝恩。梁帝再轉頭看她兒子,表現也差不多,未見他對母親所受的榮寵有多喜出望外的樣子。

受慣了奉迎,看慣了大家為爭他一點恩寵爭鬥不休的梁帝,心裡不舒服的感覺又加重了幾分。


他的這種不悅,其實就是一種權力養成的心態,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容別人對他有絲毫不敬。不過他這絲不悅在跟靜妃對答中緩了下來,轉而想到要賞賜靖王。先是讚賞他近期的表現,然後說許他一個恩賞,當靖王請求赦免一個罪人時,他又疑心靖王的用意,還是經靜妃解釋了他才釋懷,這一段應對靖王和他的心思各有轉折,文字呈現如下:

「原來是這樣,」梁帝這才露出笑容,「你到底心軟。其實這也不算什麼,景琰一個皇子,找府裡人出個主意,怎麼都有辦法救他回來,哪裡用得著向朕要恩赦?換個別的賞賜吧。」

靖王眉宇微蹙,心中隱隱有些不快,忍了忍,又叩首道:「兒臣以為,大不敬之罪,唯有聖上有權赦之。兒臣縱是皇子,也沒有其他辦法可想。為解母憂,唯有此請,望陛下恩准。」

梁帝深深看他,倒有幾分聽出他語中未明言之意,心中微動,嘆道:「你還是這個寧折不彎的拗脾氣。不過你能不濫用威權,潔身自好,朕心甚慰。你所請之事朕准了,即日便下恩旨。」

 因為第一個恩寵賞得有點迂迴,所以在他滿意靖王的表現之餘便又賞了他巡防營的節制權。靖王感到意外,加上他擔心壞了長蘇的安排,所以猶豫着沒接,而他的猶豫沉默卻也一樣引起了梁帝的不悅:

此言一出,蕭景琰今天第二次感到極度意外,以至於梁帝開口之後很久,他都沒有任何回覆。

梁帝一開始很耐心地等待著。他以為靖王的沉默是在斟酌如何措謝恩辭,畢竟這孩子常年在外領兵,少有恩寵,自然不像譽王那般反應靈敏,甜言蜜語張嘴便是一套,多等他片刻卻也無妨。

不過等著等著,梁帝漸漸覺得有些不對。

靖王的表情越來越不像是在考慮如何謝恩,而是在考慮是否應該接受這一任命。

梁帝心中頓時不悅。

太子和譽王在朝堂上爭得臉紅脖子粗的樣子,靖王又不是沒看到,人家爭都沒有爭到手的這份恩寵現在給了他,不說感恩涕零,好歹應該激動一下,無論如何也不當是這般猶豫的表情啊。

「景琰,你怕辛苦嗎?」梁帝沉下臉,冷冷地問道。

「兒臣不敢,」靖王忙跪倒,「父皇的恩信,兒臣荷感。只是……」

「只是什麼?」

靖王遲疑了一下,定了定神,沉聲道:「沒什麼……兒臣願領此職,今後必當克盡職守,不負父皇所托。」

他雖然什麼都沒說,但只是這個遲疑的神色,梁帝便已明白了大半。雖然靖王對於聖恩皇寵的淡泊反應小小觸了一下他的逆麟,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兒子明顯不願意捲進目前朝堂黨爭的態度,還是讓他很放心的。 


因為放心所以梁帝說會為靖王撐腰,讓他節制巡防營


畫線的這幾段都看得出來梁帝的恩賞心態是如何,也看得出來他對於沒有得到想要的反應會如何不悅。可能也因為沒有得到預期的反應,他最終賞了第三個,就是準予靖王可以隨時入宮去看靜妃,而這個恩賞,才總算是獲得了他想要的結果:

他今天的恩寵一個接一個,從未有過的慷慨大方,但也只有這最後一個,得到了他所希望的反應。靜妃掩口微笑,眸中淚光輕閃,靖王更是滿面喜色,撩衣下拜,重重叩下頭去:「兒臣……謝父皇隆恩!」

看到這裡時不免讓人覺得莞爾。這一部份對於恩寵的描寫,其實側寫出了一種對權力如何令人沉迷,上位者如何弄權的情況。雖然題旨可以很沉重,但是作者卻寫得很幽默。

這一段在電視劇裡其實都有完整呈現,演員的對白和表情都非常貼近原著,只是背後的悅和不悅在看劇時卻未必有那麼詳細的感受,也未必知道他不悅的點在哪裡。劇裡在他賞了最後一個恩時只顯示了靖王和靜妃的喜悅,卻無法讓人感受他對那個「希望的反應」的期待。不過電視劇加添了一點解說在後面,呼應了梁帝的不悅,使得觀眾最終也能感受到文字帶來的那最後一個莞爾,就是「得到他所希望的反應」。

這個令人莞爾的添加放在靖王和蒙摯到長蘇那邊去商議的時候,當靖王說他猶豫許久時,蒙摯說:「聽說,陛下可是當面許給你的,你還能猶豫?」


蒙摯覺得靖王還能猶豫有點不可思異



然後長蘇便笑說:「太子和譽王為了這個巡防營,在朝堂之上,爭得面紅耳赤都快兩個月了,如今皇上許給你,你卻遲疑不接,想必皇上心裡,應該不太舒服吧恐怕他還從沒有施恩,施成這個樣子的。」這句也讓靖王想起當時情景而覺得好笑。


靖王的莞爾一笑

靖王的這個表情就剛剛好呈現了那個令人莞爾的點,也是我覺得文字和影像頗為相合的一段。

文字的描述往往可以寫下人的心理轉折,但影像有其限制,無法展現一個人的內心感受,所以影劇往往需要一些對白和表演來呈現,這一段的影像透過蒙摯的反問、長蘇的笑述和靖王那莞爾的回答構成了一次有趣的呈現,感覺挺妙的。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琅琊榜>之文字與影像比較.之一「朝堂論禮」選段

<琅琊榜>是我近年來第二部先看電視再看小說的故事,上一次已經是四年多之前的<步步驚心>了。

看電視和小說是兩種不同的感受,但是作為從小說改編為電視劇的作品來說,<琅琊榜>跟<步步驚心>都改編得很不錯,而<琅琊榜>更甚,可能跟寫小說和寫劇本的人都是同一人有關吧。<琅琊榜>的編劇就是小說的原作者,因此在改編的過程中,作者保留了原著的精髓,保全了那些他想要強調的理念,就算改動,也是跟原來的風格很貼合,不會有突兀之感。

我是在開始看電視劇不久就把小說拿來看的,可以算是同步進行的閱讀方式,而這樣的方式既讓我從影像中把人物的印象坐實,又能以影像中人物的氣質和聲演等原素拿來放在小說的閱讀中,同時享受了兩種閱讀的樂趣,是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最主要還是因為故事本身的理念和想要展現的一些人事物的美好很引人,加上不論是劇本還是原著小說,在故事的鋪展上都算恰到好處,因此吸引了人想要追下去。

因為是兩邊一起看的,因此在觀看和閱讀的過程裡不免會把影像和文字拿來對比,有些地方是文字比較細膩,有的地方是影像比較精彩。不過當中想要展現的理念和故事的主旨,不論在影像還是文字的呈現上都算是能够很好地展現出來。在看的過程中,我總覺得兩相比較很有意思,所以想來談談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

文字要用影像展現出來有時頗有難度,比如一些概念性的文字,要讓它在影像中展現一樣的深度,需要一些巧思。在<琅琊榜>中是不時會看見的。其中有一幕我覺得改得很不錯的一段是在朝堂論禮的結果那一段。





長蘇等待朝堂論禮的結果時拿著禮部的牌子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