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琅琊榜>之冷淡自持蒞陽長公主



<琅琊榜>的一眾女性角色都寫得很不錯,各有特性,也各有她們獨立自主一面,除了霓凰和靜妃,另一個讓我很有好感的就是蒞陽長公主了。

蒞陽長公主不像霓凰那般耀眼,也不若靜妃那般聰慧沉靜,她是個冷淡自持的人。身為公主,她有學識教養,也有公主應有的氣質和心胸,雖然命運沒有給她想要的一份愛情,但卻也沒有讓她成為一個自怨自艾的苦情之人。

蒞陽本來也是個英姿颯爽的公主,她也敢做敢愛,南楚質子宇文霖便形容她性烈如火。而她與宇文霖的一段情,她愛得轟烈,也承受了那份隨之而來的後果,但她並不後悔對那份情感的付出。景睿生日那晚,當一切真相公開後,她問念念給她磕頭是否為了要帶走景睿時說的那句話便展現了她對這段情的選擇之不悔,也展現了她性格裡的一些烈:

「當年他逃走後,我就曾經說過,我們之間情生自願,事過無悔,既然抗不過天命,又何必怨天尤人。你叩的頭,我受得起,可是景睿已成年,何去何從,他自己決定,我不允許任何人強求於他。」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瑯琊榜>之人性本惡﹣夏江



<瑯琊榜>眾多負面人物中,要說最讓人恨得牙癢的,非夏江莫屬。夏江是個惡魔,這評語在他與梅長蘇的正面交鋒中,長蘇如此定論他,而這定語很正確,夏江的確就是人內心本惡的那個惡魔。

夏江之惡在於他了解人性內心那些慾望、惡念、執著和恐懼,他能很準確地抓到別人內心不願去面對的惡意,從而挑撥它、煽動它,最終讓那些惡意發酵出難以控制的結果。而通過這些挑撥、煽動,夏江便能有效地掌控那些他想掌控的人。

夏江之惡還在於他對惡的不抗拒,甚至是樂於去做的,正如他有對人心的掌控力,卻不是用在恰當的地方,反而是用在滿足自己對人事操控的慾望上。

比如在祈王一案上,他便是因為怕祈王裁撤懸鏡司而起了殺意。而他為達這目的,竟然用了最殘酷最困難的陷害手段,利用梁帝對祈王的忌憚之心,把七萬赤焰軍、整個祈王府和林府都牽連進去,殺之而後快。甚至在後來還想用同樣的手段把靖王也鏟除。這些手段他用得理所當然,甚至沒有絲毫的愧疚。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瑯琊榜>之閒淡敏慧靜貴妃


如果霓凰是巾幗英雄,那麼靜妃就是隱士。

整部<瑯琊榜>的故事,靜妃雖是個配角,卻讓人難以忽視。她是靖王的母親,聰慧敏銳卻又閒適恬淡,不與世爭,很能隨遇而安,在後宮那般謀權圖利的地方,她卻能保持着一種如隱士般的生活,置身在鬥爭之外,既能自保,又能做她想做的事。

如果景琰沒有進入奪嫡的鬥爭中,那麼靜妃可能會一直如此沉靜又如置身事外地過完她的宮廷生活,只是景琰到底還是捲入了其中,靜妃卻一樣能在做好她的本份之餘,也能成為景琰背後一個很好的支持,不讓自己陷入險境令他擔憂,甚至在不爭的表像之下仍能讓自己步步走向高處幫他完成那個翻案的目的。靜妃這個隱士般的存在,也是這個故事精彩之處。

在中式的古裝劇中,後宮常常是鬥爭的焦點,我一向不愛看後宮的鬥爭戲,因為一般的鬥爭總是把後宮女人貶為只為名利恩寵而爭個你死我活的存在,卻少了女子的柔情和敏慧,人性良善美好的特點。看<瑯琊榜>時卻沒有這樣的感覺,尤其對於靜妃這樣的存在感到有趣。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瑯琊榜>之寧折不屈蕭景琰



<瑯琊榜>整個故事圍繞着為赤焰軍翻案雪冤的主幹,如果說梅長蘇背負的是那七萬亡靈的冤情,那麼靖王蕭景琰肩負的就是翻案的希望。

靖王是所有皇子中最正直最擇善固執之人,加上他與祈王的兄弟之情和與林殊的青梅竹馬的莫逆之交,選他來為祈王和那些含冤之靈翻案,就是不二的人選了。因為他的正直,梅長蘇讓他站在光明處,也為了保全他的光明面而把其他的陰詭之舉,算計人心的暗黑手段全攬了,不讓靖王沾上一點的黑暗。梅長蘇因為是從死亡之境回來的林殊,按他自己的說法就是從地獄歸來的亡魂無論如何也光明不到哪裡去,所以他才選擇擔起那些不光明的事。而且他也不想讓別人覺得靖王幫他們翻案是因為過去的交情,想讓冤情以最光明的正途去昭雪,因而從不讓他做違心和會背信棄義的舉動。這樣的安排,其實也是因為梅長蘇對靖王的了解。

靖王是個寧折不屈的人,他心中對善惡有他的定論,對情義的執著也有着很根深蒂固的倔強,從來不會因為畏懼什麼而放棄這些在他心中甚有價值的看法。他這種性格說好聽是擇善固執,不好聽就是不識時務,只是這種不識時務卻特別令敬佩,也特別令人唏噓。

整個故事裡,靖王和梅長蘇的合作都很清楚地描繪出靖王的性格。他一開始並不相信梅長蘇,也極厭惡像他這樣的謀士,加上他並不知道梅長蘇就是林殊,所以就算在接受他成為自己的謀士後,也並不是完全信任。就如霓凰在昭仁宮遇險後他對梅長蘇作出警告那般,他提出自己的底線,不許梅長蘇隨意利用別人。雖然明白要對付像太子和譽王那樣狡詐不擇手段的人,太過忠直是不可行的,卻仍是定了底線,不願讓傷害過大。這是他心裡對正義為善的信念,就算明知不易做到,卻仍是堅持要去做,這種堅定不移是他最大的優點。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瑯琊榜>之英姿颯爽穆霓凰


如果說梅長蘇是活得最自在的人,那麼霓凰便是情感上最灑脫的人了。在整部<瑯琊榜>中,所有的人物都多少受了身外物或本身性格命運等的束縳,或不由己、或走了偏鋒、或不够自主、或不懂自決,各式各樣,總也有所掛礙,但霓凰卻在這些不由己、擇錯路、無法自處等等的束縳中獨善自身,自主在外,活得灑脫自然,我覺得她和長蘇是這故事裡最自在的兩個存在。

霓凰是郡主,出身藩鎮雲南,也是將門之後,性格颯爽瀟灑,加上認識和親近的人也多是颯爽熱血不拘小節之人,相互影響之下也難怪會成為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

她不扭捏,沒有女兒家的嬌氣,遇事決斷敢言,不狂妄不驕傲,是很難得的一個女子。而且身為女子,她能在父親陣亡,幼弟尚未成年之時,一人獨挑起大樑,負起鎮守雲南的大任,並且是戴孝上陣,一戰成名,保住了整個邊防,使敵方十多年不敢再犯。如此豪氣干雲的氣質,就算是男兒也未必能敵。雖然豪氣不輸男兒,卻又不會過份男性化的人,相反,她也有她的柔情和體貼,有她身為女性的柔美一面。


圖片來自官方微博


她與梅長蘇初見於迎鳳樓時,小說有一筆寫她好奇長蘇是要選太子還是譽王時,長蘇覺得她無需關心這個,因為歷代皇位更迭,素來與雲南無關,不論誰在位鎮守雲南的藩位都是不會被輕易觸動的,他認為她可以不必那麼感興趣的。而霓凰的反應卻是:

仰天大笑,逸采神飛,那種燦然的氣度,雖現於女子之身,卻充滿了一方諸候的豪情與霸氣,令人心折,可以想像當她在戰場之上,如烈焰狂飆般展開攻勢的時候,又是何等地撼人心魄。﹣P52 [註]

這一段沒有展現在電視的劇情裡,而她的豪爽一笑,長蘇明白她的豪氣為何。因為就算是誰做主也無妨,但也得要那個王有那般的氣度可以鎮得住她(或是她所代表的雲南藩鎮)。而太子和譽王不論那個,其實都沒有那樣的格局可以壓得住她。這一份自信其實也點出了霓凰的不凡。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瑯琊榜>之寒雪傲骨梅長蘇



<瑯琊榜>的靈魂人物梅長蘇可以說是個完美的化身,理所當然就是個耀眼的存在。

「遙映人間冰雪樣,
 暗香幽浮曲臨江,
 遍識天下英雄路,
 俯首江左有梅郎。」

這首是人們用來形容梅長蘇的詩,清楚點出了他那寒梅臨雪般的身姿,既令人神往,又令人難以接近。

梅長蘇本來叫林殊,是個身份尊貴的貴族少帥。母親是皇帝的親妹妹晉陽公主,父親是軍功累累的赤焰軍總帥林燮,而他自己也非池中物,天生的才智雙絕,驍勇善戰,為人又颯爽有情義,是所有人心中幾近完美的存在,也是皇室中備受寵愛的天之驕子(太皇太后最寵的外增孫)。只是林殊「早夭」,因為被陷害,赤焰軍被自己人暗算殲減,林殊也在未滿二十之齡在梅岭被殺。

只是當大家都以為他已死後,他卻從地獄歸來成了梅長蘇。而梅長蘇的身份,是個滿腹鬼才,掌握天下第一大幫派江左盟的宗主,又被瑯琊閣評為是「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這樣的身份和評語,引來了太子和譽王的爭相招納,希望能讓他為己所用。而梅長蘇週旋其中卻能自在而為,既不讓自己成為任何一人的謀士,卻又能把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靖王推上皇位。這種翻雲覆雨的本事也是故事中最為人樂道之事,也正正是電視和小說都好看的地方。

梅長蘇為何姓梅,電視和小說都沒有提,或許是因為他喜歡梅花(飛流便常常在冬日四處去摘梅花給他XD),又或許是他父親曾經用梅石楠的化名走過江湖而順勢拿來用,不管如何,這梅字的確很適合他,因為他的特點就像梅花。梅花堅毅,凌寒獨盛,是不經一番寒徹骨而不可得的花種。而長蘇歷劫歸來的堅強和他一步一步完成目標的毅力,也只有梅花襯得起。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瑯琊榜>筆記之.概覧




距離上一次追看電視劇,一晃就四年多,沒想到近來又有了讓人想要一氣呵成追看的電視劇,就是<瑯琊榜>。

因為劇情吸引,人物刻劃不俗,故事的理念也堪咀嚼,使我一看就欲罷不能,結果花了一整個星期爆肝把它先看完一次。這一追雖然有點匆忙,卻也看到好些讓人感興趣之處。從朋友處知道這是小說改編的,順着意猶未盡的餘韻,便也把小說找來看了。看完之後對這齣劇的了解更深,也有很多的想法想要書寫出來,於是決定再次來寫電視劇的筆記文。


故事大概:

<瑯琊榜> 的開始不得不先提一下瑯琊閣,因其對世間事情報收集的詳盡和對世情的了解,瑯琊閣總能提供你想要的答案,它甚至會把一些人按不同的分類排了幾個榜單,年年更新,而這些榜單中的人物都是江湖上的能人異仕,各有所長,各有其有趣的之處。而<瑯琊榜>這故事要說的就是名動京師,震懾江湖的公子榜榜首江左梅郎。

江左梅郎名梅長蘇,被瑯琊閣評為「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故事也就因為京師中的太子和譽王想納其入自己麾下,爭相拉攏之際,這位才子非但沒有逃避,反而在兩者都未能招攬到他之時,便自己入了京。而梅長蘇這一進京,便在京師掀起了一番風雲,介入了朝堂上的奪嫡之爭。在大家都以為他會在太子和譽王之間任擇一方時,他卻選擇了最沒權勢,最不受寵的靖王,當中步步機智,步步化險為夷的智鬥讓人看得緊張不已,也對其巧思深深佩服。


人物吸引之處:

梅長蘇的智識是這個故事好看的地方,不過更吸引我的是他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理念,在細細品味這個人物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時,一些令人感佩的想法會慢慢浮上來。除了梅長蘇,每一個⻆色在故事中所佔的位置,發揮出來的特色,除了襯托出主角的特點之外,每個⻆色也有他們自身情感和行事令人折服的地方,互相輝映之下,既豐富了整個故事,也恰到好處地把一些理念點了出來。這個會在之後的篇章再詳談。總之,在看這部劇時人物給了我很多不同的想像和領會。


理念:

在看劇和閱讀小說的過程裡,看得出來作者的確是籍着這樣的一個故事想帶出一些他認為重要的理念, 這些理念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政治施行的價值觀,生與死的輕重選擇等等的理念,透過人物和事件的巧妙安排,提供觀眾和讀者一點引信,讓人自己去體會,去深入思考。當然也不定就要想得很深入,有些事情很簡單,只是常常被忽略了,而看完這個故事,或者我們也能慢慢想起一些世間本該簡單美好的道理。


總評:

我喜歡這齣戲就因為當中太多可咀嚼之處,加上人物刻劃不俗,背景設定也見巧思,雖然牽涉宮鬥、黨爭之類的戲,卻又並不是以盲目崇尚權利鬥爭和皇權獨尊這一類的論調來發展劇情,反而更多是為了帶出人性中的情感和信念來鋪陳,讓人對這樣的想法感到欣喜。

以戲劇而言,演員選擇得不錯,很適合這些角色,例如梅長蘇由胡歌飾演,因為胡歌本身經歷過差點毁容的意外,這種真實的經歷使他在演繹梅長蘇這個跨過死亡,換了面目的角色時更顯得配合,也比較真實。其他的演員也都演來自然不造作,看着不會覺得矯情。加上很多時候,人物的演繹和對白等都多有留白之處,讓觀眾自行去想像,便也為這個作品多添了餘韻,有更多可細味之處。我覺這樣的戲比較好看。

因為是先看戲再閱讀小說,便也在影像和文字中找到同與不同之處,兩相對比之下還可以賞玩一下劇情和文字互補與增刪對比的點子,也算是另外一種雙重的閱讀之樂趣(這個之後也會另文詳談)。

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哪一天我們會飛>觀後感



「香港不是一個讓人做夢的地方」好像是很多香港人自己也認同並且讓自己妥協的定論,生活在這個城市,我們好像都沒有選擇。<哪一天我們會飛>是一齣很香港的電影,談的就是一種在現實和夢想之間的選擇。

跟隨着近來開始懷念90年代的潮流,<哪>這齣電影拍的便是一對已到中年的夫妻,在營營役役的過活中,女的因為一場同學會,勾起了她的回憶,開始回想起自 己的青春年代,在學校和兩個男同學(一個是現任老公,另一個則失去聯絡多年)三人的一段美好學生年代。他們的學生年代正好是香港屬於英國殖民地的最後幾 年,那個年代的青春除了要面對自我的未來選擇,也需要面對香港將要被還給中國的未知和徬徨。

相較於<我的少女時代>的夢幻,<哪一天我們會飛>更貼近我自己對90年代的回想,而這也是我比較喜歡<哪>這齣電影的原因。

看這齣電影會令人很心痛,除了是因為電影帶出太多這城市曾經擁有的一種短暫美好時光,也因為它點出太多我城的無可奈可。「香港不是一個讓人做夢的地方」是 電影中那個消失的男生的話,也讓他選擇了在畢業後離開香港。而離開卻也讓他的命運無可奈何地有了另一種結局。女主角和後來與她結婚的另一個男生雖選擇留在 香港,卻也隨着城市的變遷而逐漸在營營役役的生活中或沉淪或變得枯燥乏味,失去年少時仍會做夢的權利和熱情。

<哪>不是一齣會讓人笑的電影,相反會令在此城生活並且活得不甚快樂的有太多共鳴,共鳴那些無可選擇的遺憾,只是在遺憾過後,卻也給我們一種去做選擇的夢 想。生命或許有太多不如意,尤其在香港,但是我們不該讓心失去熱情和做夢的權利。希望看過這戲後,我們還來得及給自己一個夢,讓我們能在哪一天可以飛。

另,雖然宣傳海報是以楊千樺和林海峰為主,但我個人比較喜歡飾演他們學生時代的幾個年輕演員。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華麗上班族>速記

今晚看<華麗上班族>,跟舞台劇的版本有些不同,但是卻一樣覺得有趣。

整齣電影用一個廠景是這齣戲非常有意思的一個設計,那巨大的鐘,沒有墻的透視感,既像真又超現實,人物處身其中有種備受窺視監控的感覺,像極了被囚在籠中的寵物,隨時被觀看着。場景的轉換就在這一個大廠景中過渡,如生活,我們只是從這個籠子換到另一個籠子。

電影以音樂劇的形式展現,讓我想到外國的音樂電影,其實這種形式不是不適合華語劇,只是沒有找到好的劇本或創作吧。這齣戲的歌曲和詞由羅大佑和林夕包辦, 很連貫,也很切實展現出人物的心理狀態。尤其是大偉的結局那一首<何必呢>,直接道出角色的悲情。『謀殺我的是生存法則』一句道盡現代人為生 存而受到的束縛和不自由,最終毁滅了自己。

最近去聽了林奕華的通識課,他提到年輕人的生活焦慮,正正是因為現代人以為錢和權能帶來情與愛,他們需要經由別人的妒羨來使自己獲得尊重,讓自己成為人上人,但現實是人人都只怨著別人不懂自己,卻又人人不願放開自我學著付出。

華麗上班族裡人人都想要愛,卻人人都只顧著追求權與利。一場錯誤的追逐,注定也只得到錯誤的成敗。

我喜歡這齣戲,除了跟舞台劇的不同的結局之外,人物更立體有深度,還有的是整齣戲的場景設計,華麗非常,更襯托出人物心境背後的蒼涼。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無謂的盛宴》速記

生命的意義其實就是無意義,因為一個生命的到來,從來不是人可以選擇的。——這是這本小說給我的感想。

小說寫得很短,也很簡約,透過一些片段式的描述,寫人的觀察,思考的片段,人的行為模式;牽引一些片面的歴史,甚至一些幻想的對話等等,來辯證生命一層一層的無謂,質疑一個又一個所謂存在的理由。

我覺得有趣的片段:亞瀾對母親的幻想,與她的幻想辯證,點出了生命到來的無可選擇。從史達林的故事引伸出的戲劇性,點出的生命的無意義本質。還有卡利班不知為了什麼的演出等等。
這些零碎的片段,看似切割的,無頭緒的片段,卻是一層一層驗證無意義的點子,到最後寫出整個無意義的本質時,就是一種領悟的結論。

這算是很哲學的一本書,可以反覆閱讀來想想所謂生命是怎樣的一回事。就算不理解,我覺得故事也是有趣的,以一種寓言的方式來閱讀,也是不錯的閱讀方式。某種情況下,不須用一定要懂的方式去看,反而更能看到有趣之處。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Book] 《槍》中村文則

如果你撿到一把槍,你會如何用它?會藏起它還是交給警察?若藏起它會想要使用它嗎?使用的話是單純想要感受一下開槍的威力,還是想用它來威嚇別人?甚或殺人?

以上這些問題的演變就是這本小說帶出來的問題,從而在回答這些問題的變化裡看出人性中對某些慾望的追逐過程和心理轉折。

小說裡的主角本來是個對自己的人生無所求,整天渾渾噩噩過日子的大學生,因為無意中撿到一把槍而使他開始思考起人生。本來只是單純覺得擁有一把槍能讓自己的人生有了意義,但是槍的存在卻漸漸令他的想法走向一種對慾望的追求,想開槍,甚至到想殺人的地步。當中的過程,以第一人稱來書寫,讓讀者彷彿自己也經歷了一次相同的思考。結局有點像是注定,卻又留下一個較為開放的結果讓人去選擇,而你心裡的選擇,將讓你看到自己內心的慾望。

小說中的槍代表了人的一種對權力和控制的慾望,主角不止一次想到槍是如何易於解決人命,也喻示着一種把問題輕易解決的快感。因為有槍,他便覺得自己有了可 以定人生死的權力,而有了這樣至高無上的權力,便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可是,慾望卻以着難以控制的方式,逐漸引導他走向一種毁滅。

我始終在被人所製造出來的東西影響者,如果我沒有將重心放在「我的人生」,我就葬送了我的生活。﹣P159

上面這一句我覺得就是這個故事的重點。人的慾望就是人自己制造出來的東西,而人在尋找自己的人生的途中,常常都會被這種人為製造出來的東西所誤導而走向迷途。

這部小說不算長,也很容易看完,但是故事卻留下很長的餘韻可以讓你思考,是很不錯的一部小說。看的時候讓人不期然會想到卡繆的《異鄉人》,讓你去省思自身的存在意義和對人生的選擇。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講座] 《中英街一號》新書發佈會



7月12日下午去了《中英街一號》的新書發佈會,講者的陣容算是蠻有意思的。講台上連主持人在內有八個人,從左到右分別是主持石中英先生,講者文化人鄧小樺,現届學 聯秘書長羅冠聰,過去是警察退休後成為作者的林占士先生,在1967事件中被捕入獄的曾宇雄先生,曾任信報總編輯的陳景祥先生,本書的編者趙崇基導演和編 劇謝傲霜小姐。

《中英街一號》是一本電影劇本,寫的是關於回憶香港在1967年發生的事件,並且想像2017這個年份的一個故事。書中還記錄了一些那段時期的歷史以及當年涉及其中的人的訪談。
 


趙崇基導演

導演趙崇基先分享這本書的由來。他說創作的意念是從2010年起,當時石中英先生經別人引介找上他希望能為1967年香港發生的暴動事件拍一部電影,主題是講述一些當年因為這起事件被捕而進過監獄的人的事。

導演本身對政治素材很有興趣,因此對這個提案也很有意願去做,只是他也明白要拍攝這個敏感題材可能不是那麼容易。

導演指從2010年起,社會多了很多參與社會運動的青年人,而他們跟過去參與社運的人或許都有相似之處,因此,他雖然想拍這部電影,卻不想只作為一部紀錄片而拍,並且希望能透過電影去連接過去及現在。

劇本方面,他想找一個較有政治意識的人來寫劇本,最終找了謝傲霜來完成劇本,也是這本書的創作部份。至於把後期的年份設定在2017是覺得如果時間設在2014或15,拍完或已成過去,所以選2017,而且2017的年份更有意義。選擇拍攝歴史的題材是為了將來。


謝傲霜

為了這個劇本的創作,她從2010年開始積極參與一些關於1967的一些研討會,也訪問過許多與1967有關的人。甚至也參與過創作一條褲劇團上演的劇目<認罪>。

在訪問的過程裡,她找到一個過去和現在人們的共通點,無論是參與社運的人,還是站在對立的執法者,他們都不約而同有種想法是「想為香港好」。而這個共同點其實正是我們一直想提倡的和而不同的社會形式。


曾宇雄

他在16歲那年坐了一年監,留下了刑事案底,也因此他無法成為他原本想做的小學教師(因為教師的登記資格不接受有案底的人)。

1967那年,他因為學生的身份被捕,並且以「公眾地方非法集會」的罪名被檢控,而最終被判一年監禁,留下了案底。後來他成為護士,並且在工作多年後再進修而成為了護士學校的教師,才完成他一直想做教師的心願。

多年來,他都希望為自己的案底平反,所以在2012年退休後做了一件事,向行政長官遞信希望能為此翻案。



林占士

他在1967年是警察,對於當年的事件,他是參與其中的人。

他本身是混血兒,父親英國人,母親中國人,他自嘲在那個年代,沒什麼人會自稱香港人,只有像他這般不中不英的才會自認是香港人。對應現在,大家都只願承認自己是香港人而非中國人,其實不無諷刺。

他說97左右,也曾有人勸他離開香港,但他認為只有這裡才是他的地方,所以他不願離開。

另外對於曾經做過警察,他覺得自己在大家眼中可能算是壞人,但他卻希望自己是壞人堆中的好人。另外他亦勸籲年青人不要輕易覺得坐監留下案底沒有什麼,而是要好好想想坐監的後果才行動。他以曾宇雄為例,雖然對方後來的確能做到想做的事,但是當中的過程絕不輕鬆。



鄧小樺

 她以文化的角度去探討是否需要對1967年這段歴史有所認識,是否應該拍這部電影。

她前幾年也曾參與一些社會運動,也從此被貼上一些標籤,所以她也很能够明白參與過社會運動的人的處境。

她認為面對歴史的傷口,除了政府的教育,民間的關注之外,也應該有藝術方面的展現,從而令人去反思那些事件,才能真正撫平歴史帶來的創傷。
她希望這個藝術創作,可以展現出人與權力之間的矛盾,因為一般來說,很多作品都着重在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例如學生與家人之間的意念分歧,人與人之間的意見不合等;但是造成社會矛盾和撕裂的往往是權力上下所形成的。

另外,她也覺得社會運動應該要有一些文明的底線,例如不應有人為此而死亡;也不應以他人作手段等。她希望能有多一些類似的文明思考。

還有此書的目的,她覺得應該令人有獨立的思考及如何包容不同聲音的反思。



羅冠聰

他先說自己對於1967的印象是一種很平面的黑白印象,因為他對這段歴史並不了解,知道的也只是土製菠蘿、林斌等名詞。他在試閱這本書時還沒有實體書可看,看的是電腦中的文字檔,因此有種很平面的感覺。

但是在收到書後再閱,對於這段歴史有更立體的感覺。他以自己為例,因為是參與學運且經常站在前線的人,所以人們對他的認知其實也是一種很平面的認識。可能人們也只知道他在媒體上展現的面貎,對真實的他和平時的他並不了解。

他對劇本中的人物有很大的認同感是因為他本身也是站在社會前線的位置,當中所要面對的壓力、挫折等都很難跟別人詳述。而這些個人的情感卻是能够更加了解他的一些立體因素。劇本便有這些因素去使人物的展現更為立體,也展現出社運人物的一種躁動與不安。

他認為認識歴史也需要一些立體的因素,不應只剩平面的黑白印象,所以對於這本書呈現的故事和附帶的歴史都很有意義。



陳景祥

他曾經是學聯中學組的成員,也曾是中文大學學生會的人,參與過學生運動,但畢業後並沒有加入任何組織,也沒有成為政黨中人,反而選擇成為新聞媒體的人。

他覺得社會運動一直在進步中,例如過去應算是對立的曾宇雄及林占士在現時都是參與1967研究的人,能够和平相處(席間所見,兩人也相處融洽,並沒有任何嫌隙),都證明一種進步。

另外,資訊的流動也使得現時參與社運不若以往困難,而社會上對於參與社運有更加的包容,這些都是進步的地方。



結語

導演在近尾聲提出了一個問題是覺得有很多人認為歴史在重複,他覺得重複是有,但卻不完全會,所以想問一下大家的意見。由於時間緊逼,觀眾的發言比較少。這一段我未能詳記,所以省略。不過導演也有結語,大意是指正視或記錄一段歴史,是我們對一個時代的責任(未能記下確實字句,或需其他參與者的補述)。


對於我來說,這一場講座很有意思。已購入此書,希望能盡快閱畢,再來分享對此書的感想。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Book] 《科學怪人》閱後感

科學怪人是一個很經典的故事,只是一直沒有好好去閱讀小說,只從電影的各種演繹中知道有這樣一個故事。

近來在圖書館借到的版本譯文讀起來很流暢,也是初次從文字去認識這個故事,這個人物。

故事很簡單,寫的是對科學很狂熱的維克托.法蘭肯斯坦為了解開生命之謎而終日研究屍體,甚至以屍塊拼湊並制造出一個巨大的人型怪物。不過雖然制造了這個人物出來,維克托卻無法面對這個被制造出來的怪物而遺棄他。然而怪物卻因為擁有思想,逐漸在飄泊中學會了人的語言和思想,只是他的醜陋和畸形卻讓他無法走入人類社會,漸漸因為孤獨、寂寞和渴望被愛而變得暴虐,甚至最終因為嫉恨而殺人,也因為維克托對他的否定而把恨意發洩到維克托的家人身上,造成了維克托的悲劇。

我過去看過的電影裡,很少會看到維克托和這個怪人的深刻互動,但是小說卻清楚地交待了兩人之間的糾纏過程。細緻地描繪了維克托無法面對自己制造出來的東西的心理轉折;另一方面也詳細地描繪了怪人被維克托捨棄後如何隱藏在人類社會的過程,和他從本來充滿希望和愛的心是如何漸漸充滿恨意的。整個過程的描述,可以看得到一種人性的轉變。

雖然人們總是把《科學怪人》視為科幻小說,改編也總是着眼在一種科幻的設定上。但閱讀小說時我覺得這個故事更像一本批判道德的小說,談論人性的塑造的小說。

維克托在因為一種熱忱而不惜一切制造了這個怪人出來,但是卻因為害怕後果而把他捨棄。人類好像總是會因為對未知的好奇而制造出他們無法駕馭的事物,然而制造出來後又往往因為恐懼這些事物而沒有完善它們使其能造福社會或是把它們的優勝之處發揮出來,結果釀成悲劇。

小說裡描寫維托克的恐懼其實也點出了一種人類傲慢的心態,也有一種偏見的慣性。就因為這個被制造出來的怪人與平凡人不同,加上他容貎醜陋和身型怪異,所有人一見到他都驚謊失措,沒有人願意接受他,連制造他出來的人也捨棄了他,使得他在懂得了語言和思考後,明白了自身的孤獨和不被愛而變得暴戾。維托克的悲劇其實也是他自己造成的。當這個怪人向維托克訴說被捨棄後的經歷時,維托克最終沒有體諒到怪人的遭遇,也沒有去理解這個被他制造出來的人的渴望,直接否定了怪人的生存價值,結果造成了怪人的反撲而換來悲劇。


之所以覺得這小說像一本批判道德的小說是因為透過這樣一個故事,我們其實可以省思那種以外在來評價人事物的傲慢和偏見,也可以思考一下當一個人為了一己之利而制造了一樣會造成社會的毁滅或是傷害的事物時,在道德上應該負怎樣的責任?又該如何面對這種對心靈造成的道德鞭笞?另外,當人的意識有對愛的期望,卻一再被別人否定,甚至不問原由地被人以負面的評斷之時,那種恨意要如何平復,又要如何在造成錯誤後求得救贖?這種種對人性和道德的拷問才是這個故事值得深思的地方。事實上,小說描述得最多的,還是在人性的書寫上,反而不像那些科幻電影中所描繪的科學怪人般只剩善惡的二元對立。也因為對人性描寫的深刻,難怪可以成為經典。



書名:科學怪人
出版:商周出版
ISBN:978-986-272-537-5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Movie] <深夜食堂>觀後感

不得不說日式的人情總是很吸引人,而看<深夜食堂>便很能體會這種引人之處。

食物能治癒人的心靈,但前題是一種用心,日本人對食物的處理就很能體會那種用心。深夜食堂的特色是只要你點的食物老闆懂得做,他就會做給你吃,讓你在最希望得到食物的安慰時得到適時的慰籍。

之前看過幾集的電視劇,很喜歡,可是沒看完,電影版裡那些常客還是在,看到時很親切。電影版跟循原有的脈絡,一道料理一個故事,也就包含了三個人的故事。三個故事的鋪陳上,第一個比較短,第二花的時間比較長,第三比較重要。在此不詳述,讓大家自己去看。

比較想說的是我對故事裡那些人事物的一些感想。

圖片取自網路


一直覺得日式情感很細膩,那種細膩帶着很多幽微的細節,可以是一道風景,一道料理,一個風鈴,一個骨灰甕,一個回憶。這種種的事物建構出人物的性格、心事、際遇等等,也是一個血肉之人的生活點滴,他們的情感所在。

在這些事物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那個骨灰甕。被遺留在食堂的骨灰甕,原本已拿到警局報失,老闆卻於心不忍又領回,等待它的家人來領取。等待的日子不止會焚香供奉,也曾帶去佛院超渡。對待這個骨灰甕的態度是尊重的,因為明白那曾經是一個生命的過去。

後來在無意中,他和那些客人發現骨灰甕裡裝了一些泥土,不像是骨灰。而客人中便有一位在地震中失去妻子的男子,他描述因為找不到妻子的遺體,骨灰甕因為沒有骨灰而顯得輕,只好用他們常去的沙灘的沙代替。而他的失去,不止是失去妻子的身軀,還有他們的家,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是真正的一無所有。而骨灰甕的輕,卻是男子難以承受的輕。也因為那輕太殘酷,所以他才需要用沙去添加一點重量來證明過去的一些不是虛幻。

相對於這個男子的失去,骨灰甕的主人來領回它時說了另一種用意。因為外遇離家的丈夫,離家後落泊而死,在死後請別人在骨灰甕中放了甲子園(棒球場比賽場地)的泥土,為的是記念自己曾經在那場地比賽的風光過去,或許這個回憶正正是那個人一生唯一有重量的回憶。而這個分開很久的妻子接了他的骨灰回來,只是在這間深夜食堂休息時,忽然不想帶它回去而把骨灰甕留下。她在憶述過去及談及丈夫放泥土的要求時,卻又有着一種輕描淡寫的感覺。

生命的輕與重,就在這一個小小的物件中帶出,也寫出了兩種情感和人生。

我常覺得日本人對生命有着一種敬畏,或許是因為生在一個常有地震這種無常災難的國度,生命的流失往往有着突如其來的無法控制,因而對生活會有盡力活得精彩或是隨遇而安的心態。只是無論怎麼活,還是無法避免那種無常帶來的陰鬱,也使得這些人往往活得壓抑。但在壓抑中,還是會珍而重之去過他們的生活,會珍惜着他們擁用的事物,珍惜着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深夜食堂那種彷似淡然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其實包含着很濃烈的人情味。這也是我很喜歡日本影視及文學作品的原因。


題外話,今晚看完電影回家後,也剛好聽到電台主持人提及香港人不懂生活的點點,很有共鳴,他提的那些點點,對比起電影中那些日本人的情感和鄭重對待生活的態度,令人更唏噓。要到什麼時候,我們的城市中人,才會懂得真正好好過活,真正懂得對人對生命有一份尊重。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Book] 《雨傘政治四重奏》閱後感

四個人,四種政治態度和經歷,四種運動過後的反思和感想,或者都能概括到某一些人經歴過這一場運動之後的體會。


其一:陳景輝

陳景輝的部份我覺得是最值得反思的一部份。他在雨傘時被打為「左膠」,經歷了很多人不會遇見的一種批鬥情景,從中可以一窺現時越來越偏激的社運鬥爭。

傘運時,經常在佔領區看見一些批評「左膠」的海報貼紙等,把一些個別人物評為「左膠」,然後在他們出現時便會有人進行踩場、批鬥、拆台等的行為。陳景輝尤其感受最深,因為他是其中一個核心人物。不過透過他的描述,卻發現一些憎恨他,並且來踩場打壓他的人卻說不出為何憎恨,有些說出來的理由甚至只是謠言。網絡文化的快速散播,有時令人無暇去思考這些帶有抹黑或刻意標籤的訊息來源,甚至令人盲從,而他將此點出,便是想要去思考一下現在社運倫理上的一些盲點。

另外他對於運動中衝或不衝的感想,以及對於六四帶來社會創傷的影響亦有着點評述,對於傘運後的檢討帶出了一點切實的想法,我認為是值得參考的。尤其是在他的總結中,提出對於「法」的義務這一點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不過他只以一兩個例子解釋了何為「法」的義務,若能更深入去探討應該會更為有益於對運動的檢討。不過這一點可能需要更長的篇幅去書寫及論證,作為一本抒發式的小書,這裡便不太需要詳述了。


其二:何式凝

之前從未接觸過何式凝的文字,也不熟悉她的經歷,所以初次閱讀她的文章是有點不太適應的,因為她的文字帶有一種攻擊性(正確點說是有點尖銳及有點自我的)。閱讀時不免會有點不太能代入的感覺。不過這種無法代入也許能幫助我們去思考如何接納與自己相反的一種性格或論點,從而去學會如何在一個社會中與不同意見之人磨合,你不必完全認同她的觀點,但卻可以尊重她的想法及行動,這便是真正的民主體驗了。

何式凝在這一部份描寫了她如何參與整個運動,為何從以往的個人抗爭走到在傘運時的組織抗爭。當中描寫了在整場運動中她參與的過程,也寫了一些行動的限制、失敗,或是與別人的合與不合等事情,從而去檢討參與社運的種種問題。



其三:小小

小小是一位老師,算是一個政治素人。她參與了佔中的事前準備,也在傘運時見證了催淚彈的發生,以及在佔領時於佔領區舉辦一些討論會,也經歷過被踩場等等事情。她把這些經歷和感想寫下來,希望能將一些理念帶給學生,令他們明白做為社會的一份子,參與社會的一些運動是因為熱愛這一片土地,也希望這種對民主的期望能延續下去,為後來的人盡一點力。

小小的文字帶有一種溫柔的力量,有種諄諄善誘的感覺,相信無論是否她的的學生,讀到最後那種期盼也是會認同的。



其四:Anthony

作為最後一部份的書寫者,Anthony寫出了一種失敗的情緒,而他這種情緒,我相信與很多因為傘運得不到任何實質結果而產生的挫敗感很近似。對於政治素人來說,參與一些社會運動,尤其在之前沒有參與過的情況下,很難避免有惶恐的情緒。而傘運這一場如此大型的運動,更是令人無所適從。


他對於自己所感受的失敗感描寫得很詳細,在閱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被拖進去的鬱悶感,但也透過經歷這種鬱悶的纏繞感,使得我們能看見個人在大型運動中如何參與,如何調適心態的一種方式。或者對於感覺挫敗的人,這一點也能給予一點參考。



總結:

總括而言,也是一本頗易讀的書,而且頁數很少,若要一口氣看完,也只需半日。作為另一種面向的後傘運檢討書,這一本令人看見運動不一定美好的一面,只有正視了當中的缺陷,才可重新出發,所以還是推薦此書。





書名:雨傘政治四重奏
出版: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ISBN:978-988-8011-45-2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讀劇本] <教授>

最近在圖書館借了<教授>的劇本來看,當初上演沒有時間看,只好讀劇本來一看此戲。讀完是有點可惜的,可惜當初真的沒去看。

讀着劇本中的對白,很多想法浮上來,尤其是對於哲學、社會運動、大學、教育等的理念。下面會摘錄一些對白稍做記錄(對白以廣東話為主)。



第一場,女學生Lucretia去找教授問她的功課評分準則,她以為教授沒有給她A的分數是因為她的立場跟教授不同,教授的回答如下:

哲學嘅本質,唔只要求你知道某大哲學家嘅言論「而是通過研讀這些哲學家的思想,找到自己的問題,建立自己的看法,甚至讓這些思考走進自己的生命」。

我要喺你嘅paper裡面睇到你、感受到你對呢啲問題真切嘅關心、而唔係搬字過紙、將其他人嘅觀點重覆一次。簡單嚟講,你篇文冇自己意見、批判性不足,就算你research多到浸得死我,喺我隻手被淹沒之前我都只會寫「B+」兩隻字仔——呢個就係評分標準。

近來會閱讀一些關於哲學的書籍,對哲學的本質這一點很感興趣。哲學某程度上是真的可以幫一個人建立一些看法,讓人在生命之路上懂得找尋自己的方向,而批判性的思考方式也是在混沌的社會情況下讓自己保持清醒的一種方式。



第二場,Lucretia與師兄Jeremy閒談,說到sad 和 bitter兩個字。

Lucretia:未見過啲人咁bitter。(指教授)

Jeremy:佢係咁㗎,懶sad咁㗎——

Lucretia:No, sad 同 bitter 係兩回事;sad 嘅人某程度都追求快樂,bitter 嘅人覺得快樂等同白癡;sad 嘅人會怨天怨地,bitter 嘅人都會怨,但係佢哋心裡面最清楚咩都係自己一手造成。

這一段其實挺有趣的,sad(悲情的人)和 bitter (苦情的人)兩種人現在算是常見吧,不過我覺得整個社會其實是sad的人多一些,反而是懂得自苦而非怨人的bitter人少一些。



第三場,教授和Jeremy的母親Oceana是兄妹,所以Jeremy其實是他的外甥。因為Jeremy參與學生會,所以也有參加一些學生運動,但是 Oceana很反對他參加這些運動,所以發生事後她來找教授,希望他勸Jeremy不要再參與其中。但是教授和她根本無法對話,他形容他們之間的對話如下:

你頭先咪話哋會跌入一種對話模式嘅?我最近都喺度諗,點解有啲人我同佢傾冇耐就覺得有團火喺 後面燒上嚟然後「chop」,一係燒機,一係熄機。總之唔想傾落去,開始咗冇耐咋喎,都未去到立場呀、價值觀,好快、好似跳掣咁,係一種對話上嘅短路。有 時你越熟悉一個人呢種短路就發生得越快,因為你植入咗嗰種模式,只有改變呢種模式你先可以延遲呢種短路嘅發生。

這一段其實是心有戚戚然的,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太熟悉一個人,溝通和交談的方式就自然而然成了一種固定模式,總是會在講沒兩句就開始說不下去。大家都太清楚對方的反應和着眼點,預設了一種無法溝通對話的模式,結果也就不歡而散。



第七場,Jeremy因為與其他同學一起參與運動被捕,保釋出來之後他因為抵受不了母親希望他跟從律師的教導轉為控方證人而走開,Oceana為尋 Jeremy而來找教授,她知道Jeremy有事總是會來找他。之後的確找到,甚至在Jeremy眼前,Oceana挖出教授的過去來諷刺教授,覺得他一事無成,只知道大學的事而不知社會艱難。教授反駁。兩人的論點都值得一看。

Oceana:我唔會聽你講㗎你知唔知點解?因為你根本唔知出面個社會係點。

教授:我寫咗九萬幾篇文關於呢個社會我淨係清楚呢個社會。

Oceana:你個社會只係一間大學!你乜都唔知,你唔識寫resume、唔知咩叫波士,你呢種人,出到沙田已經蕩失路,你根本唔知刑事案底喺呢個商業社會代表啲咩,你淨係掛住你嗰啲死人公義就攞我個仔嘅前途「較飛」!

教 授:而你個社會只有你自己 —— 你嘅利益、痛苦、你嘅奮鬥史!你知唔知我最唔明咩呀?你呢啲每日淨係為自己諗嘅人有乜資格去judge一個想去為其他人諗嘅學生?仲敢將自己嘅價值觀壓喺 佢身上!你冇乜好值得炫耀呀我話你知,你唯一應該慶幸你生咗呢個仔,因為恭喜你,佢一啲都冇遺傳到你嗰種自私自利嘅性格。

這一場的吵架只看劇本已經很有張力,若是在舞台觀看應該也很精彩,希望會有重演的機會讓我看一次。這種吵架其實在現實中應是常常看見的,尤其對於那些有理想的學生來說,他們和家人的現實觀會有很多的衝突。



第八場,事件結束,時間推進到學期尾,Lucretia因為當初只是借哲學科來做跳板轉入原本想入的商業學系,所以讀完這一年的哲學課便要轉系了,來跟教授道別。兩人談及一些關於理想和現實、人生與教育等的理念,引幾點作結:

Lucretia問教授何以退下社運,教授答是因為信仰的改變:

教授:我以前相信運動,相信佢指出社會不公義、改變制度嘅力量,但係呢種信仰好脆弱,好多時喺你為嗰班陌生嘅受眾爭取到權益、或者改變到制度之前,你已經筋疲力盡。

Lucretia:你都試過處於呢種狀態?

教授:試過,當然試過,當時政治前景唔明朗,啲人淨係識炒樓炒股票,出生入死嘅同志畢業之後去考政務官,啲問題好似永遠喺度,會覺得自己做嘅嘢冇迴響,會迷惘。
.
.
Lucretia:……會唔會好返?
教授:有人講過,一個真誠嘅人永遠都要面對理想同現實嘅張力,如果冇呢種張力,佢一就係聖人、一就係傻仔。

教授也談及他曾經在沮喪時去找自己昔日的教授,相談之時想到:

我突然間覺得,教育本身就係一場最大嘅革命、最大嘅社會運動,教育係一種empowerment,佢增加你嘅自信、擴闊你嘅眼界,等你睇到生活嘅可能性,你就有改變嘅力量。
.
.
我 哋以前成日諗,大學要培育點樣嘅人?連大學都以薪水定成敗嘅話,我哋係咪已經淪為職業培訓所?但係人生除咗職業仲有好多好多重要嘅嘢,譬如話我哋嘅學生有 冇辨別是非、會唔會為人伸張正義?佢哋有冇諗過生活嘅意義、人生應該追求乜嘢?佢哋到最後會保存到自己?定係為迎合世界而改變?


還有一段小故事是教授對Jeremy提過的自然理論:

教授:…佢細個嗰陣我同佢喺後山種過一棵樹,點知後來學校重建將嗰度鋪晒石屎路,你師兄好傷心,我就同佢講,種子一旦種落泥土,就算俾石屎壓住,佢都會喺適當嘅機會冒出嚟,就好似石隙之間會有啲植物生出嚟一樣。…

Lucretia:…咁同大學有咩關係呀?

教授:知識都係一樣,教同受,都唔知道會有咩結果,你只可以有一種信念,就係到最後會開花結果。

這一段不期然令人想起今年中大的博群花節的主題「未種的花」,只期望教育埋下的種子會在每個學子身上開花。教育始終是一個社會的基本,若然學校都不教授學生以正確的觀念,那麼社會的發展將無以為繼。

以前對香港的教育總覺得悲觀,但不可否認,仍然是有着一些有信念的教授,在堅持種下那些未開的花,只願那些種子終會在這個社會開花結果,僅以此勉勵一下還在努力的學生們。:)

刊於<教授>劇本中的劇照


<教授>一劇由香港話劇團演出,編劇是莊梅岩,故事以香港中文大學為背景,所以劇本中有一些相關用語是中文大學的學生常用的。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Movie] <念念>觀後感速記

看了<念念>,算是衝着張孝全和張艾嘉去看的,不過張艾嘉只是導演,並沒有參與演出。

故事以片段式排述,以現在、回憶和幻想交互出現,縱向描述一個家庭中母親和兩個孩子的關係,再橫展孩子成長後的心路發展,與人交往的心理轉折。老實說劇本沒有很驚喜,人物也寫得淡淡的,就像主題念念的英文譯名一般,是屬於一種心靈上的mur mur 碎語,只是這種碎語就是人生,有時沒有很衝擊的驚濤駭浪,但就是心思百轉一直為着一些心結糾結,等待一些契機去解開,去跟自己和解,最終釋放自己。

自從「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一句話興起之後,念念這詞好像就在碎念之外,有了一種持續不斷的執念般,描繪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牽念和傳承的概念。<念念>某程度上也是在寫一種牽念的情感和生命的傳承。

女主角育美(梁洛施飾演)因為小時候媽媽(李心潔飾演)在離家時把她一起帶走,跟在媽媽身邊看她經歷了情感的挫折甚至逝去,而父親不願接她回去的心傷,心中對情感有着很大的缺失和不確定感。這種不安的情感使得她在跟男朋友翔(張孝全飾演)交往時,常常難以控制自己會想索取他的感情,兩人之間顯得若即若離。

翔也是個有心結的人,少年時父親失蹤,他一直期待能在拳擊中獲得認可,然後向父親證明自己,然而父親的消失卻也影響了他,讓他不懂如何表達自己,打拳也一直無法有所成,造成了他對自己人生的一種焦燥感。也因而影響了他和育美的交往。育美還有一個哥哥育男(柯宇綸飾演),兩人小時候很要好,也喜愛一起聽媽媽講晚安故事。失去母親和妹妹之後,育男跟隨父親一直留在綠島,長大後搬到台東並成為了綠島的導遊。他內心也一直有着傷口,媽媽帶走了妹妹讓他懷疑着媽媽對他的感情如何。

兩兄妹對媽媽的情感糾葛,媽媽對命運的反抗,翔對父親情感的失落令他害怕承擔的責任,是整齣電影的提問;而如何從中掙脫自己內心的糾葛和尋找出口就是過程,結局他們各自找到了答案,不過這答案顯得太正統,難免覺得沒有驚喜。


若說驚喜,其實我私心裡比較喜歡陳志朋客串的色,他飾演育美和育男的父親,是一個很鄉土的男人。我覺得鏡頭有刻意想要把他弄得面目較為模糊,但他的演出還是讓他突顯了出來,也讓我認出了他的臉。

這齣電影我覺得各人會有各自己的解讀,或許你會在當中找到自己要的答案,但也不一定有,至少這不是我要的答案。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Movie] <驕陽似我> Good Will Hunting 觀後感

放假在家,看了這齣。買了很久的影碟,卻一直沒有開來看。


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天才因為心理因素而放棄自己,卻碰上賞識他才華的人願意栽培他並且幫他找了一個心理師去治療他,讓他能擺脫過去的陰影而重新開始。


要說電影的鋪排,其實不算很好,前面太長,有點多餘;中間有點離題,不太能點到重點;後面比較感人,但太短了。結構頗為鬆散,若只論故事,分數不高。


不過若說人物的刻劃,桑恩教授(羅寳威廉斯飾)和林保教授(史戴倫.史柯斯嘉飾)是我比較喜愛的角色。林保教授在戲中是因為數學而賞識主角韋根庭(麥迪文 飾)的人,也因為愛惜他的才華而想幫助他,但在過程中根庭卻不太合作,無計可施之下去找他的故友桑恩教授求救。桑恩因為教心理學,也兼任心理治療師,他和 林保的關係亦敵亦友,雙方都有些心結。頗喜歡中段林保對於治療的成效有所質疑,並且和桑恩在酒吧傾談時的細節;也喜歡之後兩人吵架互挖傷口的那一場戲。


林保執著於根庭是因為他能輕易解開自已花了多年才能解答的數學題,而這種天分對於熱愛數學的他來說卻是求之不得的,所以不願放棄把根庭納入研究團隊的心。 後面有一幕根庭把自己解題的答案紙燒了,林保撲上去搶答案紙的情景令人莫名有種感概。總覺得世情總是如此,想要天分的人得不到,得到的人卻不願珍惜或是不 懂好好運用。而這一幕也令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些諷刺文章,大意是西方人很着重一種「gifted」的才能,所以對於有才能的人總會想盡辦法去挖掘並且栽 培。而且戲中林保教授還推薦根庭去不同機構面試,而這些機構都很願意花高薪去聘請他。這種對於才能的肯定和渴求,相對於我們的社會那種輕視及排拒,在這時看,更令人唏噓。


桑恩因為自身的一些經歷,覺得根庭就算不用他的天分,只要活得好就好,不該強迫他去做他不想做的事。他花了很多時間去和根庭傾談,也以述說自己的事來逐漸 取信於根庭,希望建立了信任能令他願意打開心扉。只是過程並不順利。直到後來他終於觸及根庭內心最深沉的傷口才讓他願意放過自己。那一幕桑恩只是看着根庭 不斷重覆「那不是你的錯 it's not your fault」這一句話,而根庭從呆站到觸及內心的回憶到落淚再到抱着桑恩哭,短短幾分鐘的戲,卻令人深受感動。人在成長的過程裡,難免會遇到被責備、被漫 駡、甚至被打的痛;但再痛也痛不過被捨棄,一種完全的否定。那種內心的傷痛是一種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而得到如此下場的痛,而這種痛唯一的救贖就是要明白 「那不是自身的錯」,不應太過苛待自己,應該和自己和解,放下對自己的懲罰。


總括而言,是一齣不錯的戲,尤其是羅賓威廉斯的演繹為此加了分,而在他逝去後看,更是難過這份失去。

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Movie] <女朋友的女朋友>觀影短評

 性別,在生理上很清楚明白,但在心理上,卻不一定。如何去界定自己心理上的性別認同,似乎是現在越來越多人想問的問題。如果生理和心理上的性別無法一致,往往會對那個人產生很大的困擾。

這齣戲拍得比較「平常」,我指的平常是以着一種較為平常心的態度去看待性別認同。

故事寫的是女主角的閏密好友逝去,她答應了對方會幫忙照顧她的女兒和丈夫大衛。對於失去好友,她其實也深深受傷,影片一開始交待了兩人從小到大的情誼關係,也暗示了她對好友的一種暖昧情愫。好友逝去之後,她在無意中發現了對方丈夫不為人知的一面,而那一面也漸漸勾起了她和好友過去的情感,她把深藏內心的情感漸漸從大衛身上挖掘出來,最終真實地面對了自己感情上的另一面。至於大衛,也從她身上找回他自己愛穿女裝的癖好及他內心女性的身份認同,真實地面對自己的 本性。

影片拍得不錯的地方是以很溫柔的調去看待這種對性別認同的掙扎,沒有踐踏、沒有批評,有的只是一種寛容和溫和的態度去導入兩人的內心世界。兩人之間互動的情感不激烈,不是互相撕扯,卻是互相了解和扶持,算是頗溫情的一種敍事方式。當中很趣的鏡頭是她帶着穿女裝的他去逛商場購物,他那帶着小孩般興奮的情緒表達讓人看了莞爾。而這種快樂做自己的鏡頭,驗證着人的簡單本應如此。她從他的快樂裡找回自己的情感,而他從她的認同中也找到了自己的性別。也代表着一切情感本應如此,不管是她和他或是她和他內心的她。

總覺得這樣的議題若要在香港拍,很難拍得如此溫潤有情而不會撕裂控訴,或許這也是我們的性別議題仍然遠遠落後的原因吧。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傘裡傘外:民主前夕的香港故事》閱後感

這是一本有趣的書,有趣在書中人物的訪談,彷彿一場沒有發生的大型論壇,而作者就是提供這個論壇的平台。

作者訪問了左中右各派系的重點人物,也訪問了老中青不同年齡層的抗爭者,各人就着香港的政局和抗爭侃侃而談,當中的論點互相呼應、互相撞擊、互相辯論。雖然是分開的個人訪問,但是經由作者的整合和敍述,這些人的所言便形成了一個沒有發生的論譠。有些問題的看法接近,幾近可形成共識,有些互相駁斥,卻又如此令人興味。多角度的看法,加上作者是台灣人這點,使得書中的立場顯得更為中立,這樣反而惠及讀者,讓我們能站在一個距離外,往內窺得一點局內人的看法。

這本書談及的話題有政局的轉變,也有經濟上的如地產霸權、農業發展的問題,還有抗爭方向的本土化,再加一些被訪者個人的所思所想和他們在各自的位置上的經歷,內容很豐富。

政界中人對政局的看法

訪談了左中右各式政界人物。對象有建制派的曾鈺成,有親中派劉兆佳,也有做過前任特首助理的劉細良。從他們的訪談中除了可以了解一些現在香港的政治架構如何運作之外,也可以看得到北京對香港的控制的轉變。另外還有訪問泛民的突出人物如李柱銘、余若薇和長毛,看他們如何從過去的英殖政府到回歸後的政府過渡,如何在這樣的政局裡爭取民主的過程,當中的貢獻和侷限。而這些人所談及的時局,我們可以從中窺見整個香港從決定回歸到回歸之後的轉變。當中香港人錯過的,努力過的,失去了的民主進程,在他們的觀點中展現了出來,也特別令人感慨。這一部份的訪談也令我多認識了一些香港政府整個體制和運作的方方面面。感覺是閱完這本書後才發現原來尋常的體制裡還是有很多運作上的東西是平常不太會留意的。

學術的角度

訪談的學者有佔領中環的戴耀庭,有文化研究的羅永生,還有經濟學者雷鼎鳴。戴耀庭提出的公民抗命,羅永生對解殖的重視,還有雷鼎鳴對地產霸權的不肖,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香港現在所要面對的問題。公民抗命為的是討論政改;解殖要理解的是如何建立本土的命題;而地產霸權卻是現在整個香港最嚴重的經濟結構問題。三個問題,三個不同角度的看法和研究,除了認識這些對香港影響深遠的重點之外,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去擴大討論的空間,進而找出能够解決問題的方法。

社運的世代替換

香港這些年來逐漸開始關注本土的議題,就要從一些本土保育的抗爭開始談起,而這些抗爭就是從80後的青年們關始的。作者訪問了這一代的抗爭者如朱凱迪、葉寶琳和陳允中,他們都參加過天星、皇后碼頭的抗爭,加上之還有菜園村、高鐵等等的抗爭,逐漸提起社會對這些跟過往的民主抗爭不同的議題的關注。而這一代開始,人們會發現香港人也開始漸漸對自己居住的城市有了感情,有了想要自主的意識。除了80後的青年,還有九十後的黃之鋒和何潔泓,而他們的抗爭,又比80後的更激烈,更進取了。

本土的左右之爭

對於本土的理論,香港現在出現了左翼和右翼的路線之爭,兩者的理念基本是相同的,但在定位上卻有一些分別,而雙方人物在這些分別上的網路和筆戰不絕,也造成一些在大型運動中的路線之爭,這點在傘運時尤其明顯。作者訪問了左右的重點人物陳景輝和陳雲。兩人的談話多少讓人了解到雙方的分岐點在哪裡,抗爭手法上的不同定位。有了這樣的了解,或許對今後尋求共識能有一點幫助吧。


這本書的分類其實並非以上面這幾點來分,但是在閱讀的過程裡,卻可以清楚看到這當中的脈絡,也有助於我們去疏理一下香港整個民主進程和抗爭路向的轉變,對於今後的走向很有參考價值。尤其推薦給在傘運後因為失敗而產生很大挫敗感的人們,只有反省和思考過失敗和現實的問題所在,才能在往後有更多思考的方向,或許也能找到往後如何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同意作者在導言中所說,我們在決定要爭取民主前,想要自已當家作主之時,更應該先了解自己。

「因此,沒有誰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是我們應該怎樣解讀各種不同的經歷,並且走向共同面對的未來。這樣的民主之路,台灣已經在路上,香港也正在展開。雖然,現實中的阻礙重重,但也正因如此,價值才顯得可貴。」


而這本書可貴之處就是讓我們可以從這些人的經歷中去解讀我城的過去,從而去思考如何面對未來。人非孤島,不管你多不同意別人所做的事,只要大家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總要學着共同面對一些問題,而如何讓大家都能找到共識和協調出最好的生活模式就是民主令人追求之處。在這條路上,我們仍然需要學習。



書名:《傘裡傘外:民主前夕的香港故事》
作者:陳奕廷
出版:水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978-957-599-895-0

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傘聚》閱後感之抗命時代開始的見證

《傘聚》記錄了2014下半年的事,從雨傘運動的前因寫起,記錄了整場運動的經過,分析了當中一點一滴美好與荒謬的細節,透視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見證了抗命時代是如何開始的。

作者前身是電視台記者,現為電台主持,報紙媒體的專欄作者及大學兼任導師,以其傳媒人的身份見證了整場運動,並在見證的過程中用他記者的眼光去分析及撰寫每一件事情,提出了一些具批判性的疑問,為的只是想令這城市的人能看得更清每件事背後的意義,希望能令人們對正在沉淪城市有所警惕。

本書所輯錄的文章其實在運動其間便已在作者的部落格上看到,在運動過後的再讀,除了可以一點一點憶起當中細節外,也可再度思考這場運動所帶來的意義,重新思考個人可以為這城市做些什麼。

文章以九個章節分輯,從前因,至開端,而後經過,再至中間的焦點與衝突,直到最後的收場和省思與寄語,把整場運動為這城市帶來的一點影響都記錄下來,可供往後的歷史堪察。

第一部份記錄的是前因,如白皮書、反佔中輿論戰、人大三閘等等引起民怨的因由。第二部份記錄的是學生罷課的過程。第三部份記錄的是催淚彈落下之後。第四部份描繪了佔領區內彷如烏托邦的情景。第五部份記錄佔領時期的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心戰,如藍絲與黃絲之間的衝突,網絡因流言而起的心戰等。第六部份記錄的是警民之間的鬥爭,帶出政權對人民的傷害。第七部份以獅子山上的直幡來反思一直以來香港人所信服的所謂獅子山精神。第八部份描繪的是那些權錢所帶來的惡,點出高墻如何難以撼動。最後一部份寫的是隨着佔領的結束,抗爭也開始轉型,新的抗命時代也將開始。

整本書中,有幾個地方令我特別有共鳴。

在罷課日記中,有一篇寫「誰能超脫自己的時代」,說的是這一代有些人批評上一代沒有很努力爭取民主,竟同意回歸等等的事。作者認為若然讀過那一段的歷史,對於那段時期的人民主意識較弱其實也不能太苛責,他用了一句評語是我很有感觸的:

「沒有多少人,能超脫自己的時代。」

在整場運動中,有很多時候我都感覺得到那種無力感。很多人希望能做些什麼,希望能改變些什麼,然而結果是沒有人能成為英雄,沒有人能真正帶領整個時代跨越一道鴻溝。

另一段很感觸的是寫警民爭鬥的部份,以紅螞蟻和黑螞蟻互鬥,而旁觀者笑的比喻來刻劃警察和民眾之間的衝突。參與過的人其實都感受到那種被愚弄和操作的憤怒,但是我們卻無力去改變。而警權的沉淪更成為運動之後難以挽回的惡果。

還有一段很令人感概的在於他寫<蘋果日報>在運動期間被不知名團體圍堵,新聞自由嚴重受到衝擊的事。事實上當時在網路上也有留意這件事,新聞媒體受到衝擊,卻沒有多少大眾媒體為其說公道話,在社會上也沒有太多迴響,這無疑是對新聞自由的一個很大警號。而作者親身去現場記錄並寫下這事,為歷史記下了這一筆。或者是因為他作為記者的天性,明白新聞自由的貴重之處,才致力要記下任何對新聞自由造成衝擊的事,提醒人們應該要關注的事實。

正如上面所說,其實這本書中的文章大部份我都在運動期間就看過了。但書本出版後重看,還是認為這些文章應該要重看。因為當中提出的批判,在這個反智和城市日漸沉淪的當下都需要用來作個警惕。

我們都不願也不忍見城市的正常崩塌,唯有一直提醒自己不可安於逸樂,要保持着一點澄明之心來見證着身處的時代。就算我們無法超脫我們的時代,至少要為它留下些什麼。歷史不可忘記,也不應該忘記,而這本書的記錄也必可成為這段歷史的一個重要印記。正如作者在最後一篇文章中的結語所寫的:

「在窒息的速度中,香港只剩下一群遺民,在車毁人亡前,爭取遙遠不可及的理想,守護著曾經嘗過的美好。」

而這也是雨傘過後,新的抗命時代開始所作的掙扎。


《傘聚》作者:區家麟


書籍資料:

《傘聚》
作者:區家麟
出版:天窗出版社
ISBN:9789888292387

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席絹小說雜談003 ﹣ 《福星駕到》之女子的選擇

久違了的席絹,相隔了一年才出了新書,《福星駕到》很適合新年,不過內容卻有點相反。席絹在後記中提了一下她在2014年的近況,本來這本書應該在14年出的,結果因為種種原因拖到了2015年。看她這篇後記,想起過去一年的驚濤駭浪,很多事發生,很多事要經歷,能停下想想自身的時間卻很少。

看這本小說時其實沒想什麼,就純粹地欣賞席絹給予的一些想法。

總括而言這個故事是有趣的,趣在像是吐糟了所有現在流行的偶像劇那般,既讓人會心微笑,也是反觀到那種讓人無奈的現實觀念。

這個故事吐糟了幾個常見的梗,像是韓劇中永恆的絕症梗,偶像劇中永恆的高富帥白馬王子梗。

先說白馬王子梗,小說的女主角設為千金小姐,而她本身因為對愛情沒什麼憧憬,所以不抗拒被家人安排相親,而有意思的是她相親的對象是公認的白馬王子高帥富種類的男子。雙方其實對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固有生活觀念都有共識,覺得對方是適合自己的。若按此發展,當然就會平淡如水,也符合一切王子公主幸福快樂的想像。只是若真如此,故事也就不吸引了。所以總要安排點意外才有高低起伏的故事可讀。而這意外,就是女主角雖覺得這白馬王子不錯,卻還是沒愛上他,反而愛上另一個身世普通的救命恩人。

因為故事設定有鬼神的東西在內,女主角碰上的意外就是有鬼魂因為看上她的相親對象而想要佔用她的身體來親近這個優秀男子,進而設計想把她弄昏來佔據她的身體。而女主角在巧合下被男主角救了兩次。

男主角身有絕症,但因為體內有祖先的鬼魂而得以護住生命,抑制了絕症病發。可是在經歷了一連串的事件後,寄生他體內的靈魂離開了他的身體,也使他的病再次病發,生命幾近完結,而他和女主角的感情才剛開始。

如果是常見的劇情,兩人的情感不是男方隱退或故意讓女主角恨他而退,就是女方被所有人隱瞞或是因無望而退,甚至知道真相也已無法挽回的結果。

只是席絹沒有這樣寫,也不會這樣寫。她讓女主角自己決定在知道事實時去做選擇如何面對,讓她細思量如何看待這段感情。而當中的思考我是欣賞的。

席絹筆下的女主角常常有如此的理性思考,雖然我無法斷定現實中如此理性去思考感情的女子有多少,但我欣賞這樣的理性。或許這樣的理性也代表了一種個人對自身有着一種滿足和自信,她並不需要從任何人身上去獲得額外的虛榮和自信,認同。她能對自己認同的觀念和選擇負責。

在最近閱讀/觀看一個戲劇導演的筆記時讀到一些議題,就是對於華人社會中女性在父權社會的壓抑下對性別認同的一種缺失。這種缺失往往使得華人女性大多時候被迫得寄存在男性的光環之下才能有自信和選擇。比如總是期望着擁用令人艷羨的男朋友/丈夫;比如嫁了有錢丈夫就要忍耐對方在感情上的不忠;甚或有時就算男方多不堪,女子在某些情況下選擇離異仍是受到責備的一方。而在整個社會的盲從意識上,女子對愛情的想像好像也容易變成外在上的選擇而失去心靈上的交流。

而我常常覺得席絹給了她筆下的女主角一種選擇的權力,一種安然於自己所選的自信而不會怯於去面對社會固有價值觀的莫名壓力。這也是我一直持續看她的作品的原因。

其實這本小說是屬於<奪舍>的系列,所以當中提到高帥富男配角就在上一集的《禁止穿越》中出現過,這個男配角叫高元。席絹在後記裡調侃地提到為什麼一直讓高元挫敗,她特別寫到:

「優秀又家世不凡的男人總是特別驕傲的,想要讓他們去投入感情,簡直比放下身段還難。女人需要很努力、很堅定、很虔誠的去攻克他們,他們才會被感動,然後才願意把他的愛情下放……所以活該他們一直當單身男神,就讓這些人每年11月11日抱着大把鈔票去購物來填補他們的空虛吧。」

雖然大家都知道家世好的男人其實根本不缺女人,總有太多的人想要得到他們,也造就了一大批有錢卻無情的男人。只是作為女人,是不是非得選擇這樣的男人卻不一定。女子應該要真正懂得選擇自己想要的對象和生活。這也是我在席絹的作品裡最常看到的意念。給自己一個選擇的權利。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電影版<哪啊哪啊神去村>與小說的比對

電影版的<哪啊哪啊神去村>看完很久,當時便準備寫這篇的,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把草稿留在後台沒有公開,新年的第一篇,就拿來充一下場吧。今年希望能多點回歸文字書寫。

看這齣電影之前,雖然聽說跟小說有很大的出入,但基於對原著小說的喜歡,還是進戲院去看了。不過看完的感想,只能說真的出入很大,並且有點難以評斷。以商業的角度看,會改成這樣似乎很合理,但以小說的角度看,卻覺得電影抹去了很多小說想表達的概念,並且讓這個故事變俗氣了。

香港版海報(摘自網路)

先不論故事,個人對香港版的譯名實在不太能苟同,像是故意要跟村上春樹扯上關係一樣,這名字難免不令人誤會。

就像之前寫小說的閱後感時提到的,若能拍成電影應該會很有趣,但前題是要能保留故事的神髓和主旨。我覺得這個電影版把主題模糊掉了,而且有些地方難免為了一點噱頭而刻意改動,失去了一種自然清靈的味道。

電影改動很大的地方有幾點,第一是主角勇氣去做林業見習生的理由,第二是神去村人物的一些設定更改,第三是女主角直紀的暗戀被換成了失戀;第四是孩子被神隱省略了的鋪排,還有就是大山祗神祭的改動。這幾點是我覺得使整個故事改得有點面目全非的主要因素。

本來影像與小說就很難相同,尤其是從文字到影像的過程更是。只是很多時候,影像在改動時都會盡量貼近原著,無法貼近的,也會盡量保持神髓,但這齣感覺上卻把原著的神髓消磨掉了。

首先,主角勇氣去做林業見習生小說裡是說他在不知情之下被父母出賣而去的,因此他才會一直想要離開、偷走,卻因為一直逃走失敗,在逐漸適應之後,慢慢發現這山林之趣,和明白神去村村民那些信仰與生活態度的由來,進而愛上而留下來。電影把他的理由換成為了見女主角而去,目的先不純,後面的發展也就難免有種走調的牽強了。

至於第二點神去村人物的設計我覺得走調得比較多。比如中村清一一家人的設定,本來兩夫妻是很平和,和較有教養氣度的人。清一是中村林業的社長,因為他在很年青之時便已繼承了家業,他並不算年長,卻有一種社長的氣度和穩重,應該是存在感很強的一個角色;他的妻子本來應該是個溫柔的角色,但在電影中兩人卻無端成了平凡的大叔和慌張失序的村婦,不免讓人有點適應不良。至於兩人的兒子山太,本來應該是個乖巧清靈的小子,卻在電影中無故成了歇斯底里的愛哭小孩。還有與喜的設定,雖然比較接近原著,但是他和妻子美樹之間的夫妻打鬧卻也都變得有點刻意和粗俗。

原著中村民對山靈之氣的敬畏和人們那種與原始生活融合的從容,電影都沒有展現出來,神去村的人們因為對山靈有着敬畏,所以他們生活在這與世隔絕的山林之中時,對生命有着他們自己的一套領悟和面對的態度,也是他們的信仰所在。小說之所以會有哪啊哪啊的口語詞,除了有趣,也是用來代表神去村村民最好的形容詞。對所有事都「哪啊哪啊」,一副什麼都無所謂的豁達樣子,連面對生死關頭都是如此,才能充分展現一種生於山,死於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生活領悟。電影中對這些村民的性格塑造,缺少了這一點領悟,雖有安排幾幕想作這樣的展示,但效果卻不佳。相反,這些村民的八卦和隨意起鬨的鏡頭,倒是有點像是刻意逢迎城市對鄉野之人的不文明想像般,有點造作。

第三點,關於直紀的戀心,原著本來設定是讓她對姐夫清一有種暗戀情感,卻又克制的成熟感情表現方式,但電影可能因為清一角色設定的更動而把她的感情換成是跟城市來的人戀愛,卻因對方不習慣山林生活而分手的常見形式。另外也為了遷就電影的短時間,她和勇氣之間的感情互動鋪排不够,顯得有點突兀。

第四點是關於孩子的神隱設定。小說的設定是清一的孩子山太無故失踪,與喜的奶奶繁奶奶一口直斷他是被神隱了,人們相信山中有山神存在,孩子有時會被山神的女兒抓去玩,是為神隱。勇氣覺得荒謬,後來一些奇特的經歷使他漸漸覺得這種信仰也不是不可能。電影讓他奇妙地找到那個失踪的孩子,是在暗示這種對山神的信仰,只是鋪排得有點突然,我覺得日本觀眾可能比較清楚,但若是不了解他們那些信仰的人,這一段其實是會顯得有點莫名所以。另外小說刻意安排這段,也是有種對信仰傳承的一種描繪。因為相信小孩子雖然會被神隱,但基於對信仰的一種虔誠,孩子會無事歸來。因為村民中便有曾經經歷過神隱的人存在,他們的經歷使得人們對自己的信仰能更堅定的篤信。而再次出現孩子被神隱,加深人們的信仰,也使得這樣的信仰能持續繼承下去。這一點對接下來的山神祭起了很好的一個引子。

說到最後一點的大山祗神祭,小說把整個儀式寫得很詳細,細節的呈現背後都是有意思的,但是電影有點簡化了,而且還加插了些沒有的,成了一種為影像而添加的噱頭,雖然會讓觀眾覺得好笑和有趣,卻破壞了主旨本身的一點神聖感。

總括而言,這齣電影需要跟小說分開來看,沒有看過小說的,可以當成一般的輕鬆小品來看,看過小說的,可能要有點走樣崩壞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