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陳情令》家族之 有一種志同道合叫多元成家

《陳情令》裡對於家族的描繪其實挺真實的,真實在於對中式家族一直以來的弊端有很多細節的呈現。不過與此同時,故事在批判之餘,其實也提供了另一些方向可以思考。其中之一是對於血緣的捆綁,另一是家人的定義。

另一種家的意象

中式家庭對於血緣看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出身的正統上。傳統觀念裡對所謂「無後」的重視使得很多的婚姻和家庭組織犧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而硬湊合,因而產生很多的家庭問題。另外也有對血統的執著,是否嫡系,父母血緣承自何方,身份在社會地位上的高低,甚至是男是女也是一個人被社會所認可的關鍵。《陳情令》裡最明顯的對血緣特別看重的家族就有兩個,一個是金氏,一個是江氏。

金氏引發出來的悲劇在於家主金光善對血統的固有定見,也是人們對身份的固有偏見。金光瑤在初次投奔金家時被金光善踢下金麟台就是因為他母親的身份在社會的階層裡屬於最底下的一層,又加上她不是可以被視為「可娶」的女子身份,因而她所出之子便也同樣地不被承認為是「合適」的血統。金光善看待當時的孟瑤也並不覺得他有一半自己的血統需要被重視,因為在他眼中,他已經擁有一個正統的繼承人金子軒,出身和血統都是「高貴」的,而孟瑤那另一半的血統卻是被他所嫌棄的,因而他可以毫不留情的把孟瑤趕走。後來就算把他接回來,他也依然只是視孟瑤為一顆可以利用的棋子,連兒子也不算。然而雖然金光瑤的身份不被認可,他卻又是對血緣頗為執著的人。這大概也是因為在中式社會很多的人情基礎都定位在血緣出身上,不論你多麼不想被捆綁,多麼努力去證明自身獨立的價值,人們都還是先以你的血緣來定論。金光瑤花盡心思想為自己的出身得到一份認同,可惜的是他的父親始終沒有給他,社會也沒有給他,除了藍曦臣,沒甚麼人真正把他視為一個擁有正常身份的人來看待。「倡妓之子」成了他身份裡不可抹滅的羞辱。這是以血統論令人痛恨之處。

會把江氏也帶上,是因為在江家,魏無羨是一個很尷尬的身份,如果說他被視為養子,若以選才為主,以他的能力而言,他是否可以有機會成為宗主?但這在中式家庭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來不是親生,二來在他的出身,無論他的母親多出色,父親在社會地位裡是江家的家僕,這便成了他血統上的名不正言不順,因為血統就是這個古板社會對人評價的基礎,這也是為何後來人人都可以批評他而不必尊重他的發言權的原因(這個之後會談)。如果要以血統論,那麼在選賢和眼界上,我覺得江厭離更適任家主,然而這在傳統中式家庭裡也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她是女子,尤其當家中還有另一個男性繼承人之時。江澄因而只能是唯一的繼任家主人選。在我看來,江楓眠看待魏無羨不是不想讓他繼承,只是不能,而這個不能,就在於根深柢固的血統迷思(魏無羨的非親生)和社會定見 (在有男子為繼承者之時,女子的是不被考慮為接任人選的)。

對於兩種受限於血緣的家庭限制,故事裡出現了一個提議就是曉星塵和宋嵐希望建立的模式「輕血緣,重志同道合」。


曉星塵的出身是孤兒,不知父母是誰,從小被抱山散人收養成為其弟子,對他來說,家族是一個虛的概念,他沒有家族觀,也沒有受血緣定見洗禮,對他來說血緣並不重要。感覺上他可以接受離山後不再回山的誓言也是緣於他對「家族」並不特別留戀,所以即便在抱山散人門下學習可能也形同家人,但也不是不可割捨的一部分。宋嵐跟他的想法接近,但是宋嵐的缺點卻在於他是有受過「家族」觀念洗禮之人,而師門便形同他的家族,否則他不會因為師門被屠而遷怒曉星塵,最終使得他在曉星塵逝去後追悔莫及。

雖然曉星塵和宋嵐的「輕血緣,重志同道合」之願無法在兩人身上實現,但是卻深刻地影響了魏無羨和藍忘機。

初逢雙道長對藍忘機和魏無羨而言是羨慕的

對於魏無羨來說,不論他多想留在雲夢,多希望姐弟三人長久在一起,他始終有點外人的影子。從小就被虞夫人視為家僕,視為外人,就算江厭離不會如此待他,但她始終會嫁,會離開江家,而江澄卻多少有點在潛意識裡把他視為了「下屬」,尤其在魏無羨給了承諾要作下屬之後,他們兩人便再難成為兄弟,總會有一層尊卑的隔閡夾在兩人之間,而這份隔閡說到㡳也是「重血緣」的副作用,更別說在任何世家的眼中,他也只被視為是江澄的附屬。

此情最終難追憶

之所以魏無羨對藍忘機那麼傾心,不止因為兩人旗鼓相當的武學修養,也因為藍忘機是真正能平等待他之人。他和他是能共同實現「志同道合」之意的伙伴。可惜的是後來當他沒了金丹,再不能立足正道只能走詭道後,他心㡳對於無法再「同道」也只能遺憾放棄。

藍忘機也是嚮往「志同道合」的人,雖然藍忘機的出身可以說是高貴的,既是大家族藍氏的嫡傳,又是一人之下被各大世家所崇拜的模範生,「血緣」給了他可以站在社會階層高處的便利,但是他心㡳卻因為看盡那些佔了「血緣」便宜的人的不堪,對於「血統」式的社會偏見不屑同流。藍忘機欣賞能成為自己對手又為人正直的魏無羨,對他另眼相看,也才會對於他後來走詭道顯得那麼痛心。他希望導正魏無羨的「道」,其實多少還是受了世家對道的定義影響,他以為只要能導正,魏無羨還是能回到世俗認定的道途上,但是世俗沒有給他時間,也沒有給他們機會,最終使得兩人一人身死,一人遺憾。

不過藍忘機和魏無羨幸運的地方在於他們有了第二次機會去實現那個「志同道合」的願望。魏無羨十六年後的重生使藍忘機再也不願錯過,也更堅定了他對真正的「志同道合」的理解,這一次他不再跟隨世家所定論的「道」而作選擇,反而是唯心而擇。

《陳情令》的改編有意思之處便是讓兩人一起遇上曉星塵和宋嵐兩次,一次在常宅,一次在義城(小說只有義城一次)。在常宅那次當兩人道出「輕血緣,重志同道合」時,這話讓魏無羨和藍忘機都留了痕。而義城再遇,看到曉星塵的下場,警惕了藍忘機,也更堅定他要和魏無羨站在一起的決心。

宋嵐的遺憾是對藍湛而言是另一個立下決心的點

「志同道合」解除了從血緣而來的桎梏。

而在血緣之外,前面也提到對家人的定義是另一個這故事有涉及的一點,就是無血緣的人聚在一起視彼此為家人。

魏無羨一直視江氏姐弟為家人,那不是來自血緣的認定,而是來自情感的相屬,只是可惜後來逼不得已使他必須割捨,為的也是不連累這兩個被他視為至親的人,不論他們之間如何視彼此為親人,外界卻並不如此認為。魏無羨在江家時,很大程度上也偽裝了自己,他有很多不能言說的地方,所以常常也只能以笑臉來掩飾身份上的無奈。

亂葬崗上的「家人」

後來和溫情溫寧等人在亂葬崗定居下來,溫氏這些人便也成了他另一批的家人。在亂葬崗上的日子雖然苦,但是對魏無羨來說,這些人不止是因為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同時這些人也給了他心安,讓他能做回自己,而不是誰的附屬。他也不必再掩飾自己對身份的不安全感。加上溫情溫寧明白他修詭道的理由,他不必再像在江澄面前那般小心翼翼,有了一份坦然,所以在江厭離結婚前的那次見面分別前,他便說了自己也是回去見「家人」。

家是一個心安處,若家無法令人心安自在,又何能成家?

《陳情令》不止在家的定義上指向人與人之間的「志同道合」,還指出了心之所安的地方,不過還有更有趣之處是一種像是現代所提倡的多元成家的況味在。

這個故事裡的多元成家元素在於藍思追這個角色的存在。藍思追或者說溫苑,是魏無羨救下,卻經由藍忘機養大成人的孩子,而魏無羨與藍忘機在小說裡最後成了道侶,藍思追便像是兩人所領養的孩子般,三個人成了一個家庭組合。

跟阿苑相認之時

其實《陳情令》因為在Netflix有上架,很多外國的用戶都能看到這齣戲,而這三人的關係在外國網友的眼裡便是一個多元成家的例子。這其實也是對家庭定義的另一種思考方向,是我覺得對家族這個詞的可能性的另類發展。若人與人之間能存在更多被血緣捆綁限制以外的關係和定義,那麼這個世界可能會多一些愛,少一些無謂的糾紛。

2020年3月4日 星期三

《陳情令》家族之 有一種有容乃大叫姑蘇藍氏

《陳情令》裡的五大家族中,姑蘇藍氏可以算是唯一能獲得大多數人尊重的家族。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嚴以律己,待人以寛。藍氏家規眾多,魏無羨年少去姑蘇聽學時已經是家規三千多條,十六年後再去,又添加了一千多,而且還在不斷地修改增添。藍氏常常被別人吐糟的點就在於那繁多的家規。


然而不論別人覺得那些家規多不合理,藍家對家規的重視並且可以一直遵守卻是這個家族有意思的地方。家規是給自家人的,也就是對自我的約束,大到對世俗的正反定見如「不得結交奸邪」,小到對個人行為的禮儀如「不得無端哂笑」等,一條一條都有其對自身的一種期許和對個人的自我要求。雖然有些看似無聊,但細想大概也能明白那些條文出現的原因和一點約束之意。


在我看來,藍家的那些規則有兩部分很值得探討,一是對大方向和世事的要求會像社會的法律對人的約束;二是小細節對個人的要求像世俗的一些人情禮節對人的要求。這兩種若都能實現在律己上,便是達到修身之義,所謂「修身、齊家、平天下」,若人人都能像他們這樣修身,整個人情社會其實是會更美好,也更有其公平理性。只是說得容易,現實社會還是人的劣根性佔了多數。

藍氏聽學

藍氏常辦聽學,很多世家也願意把子弟送來藍家聽學,因為不管多頑劣的人,經由藍家教導過的都基本會有一點「人模人樣」起來,這也是各仙門世家就算覺得那幾千條規則多煩人,卻又願意讓自家子弟去受教的原因。(題外話:小說中聽學是男女分開的,而且沒有提過女子這邊,只是在番外帶過一筆,但劇中變成了男女一起,連江厭離也有來聽學,這點是很不錯的改動。)

藍家的人都嚴己,對自己有要求。雖然只要犯了家規,都會受罰,而如藍忘機那般對自己嚴格的還會為了原不是自己犯的錯而自動領罰,但是罰的背後卻也是對一些事情的領悟。藍忘機本來是個模範生,但是為了魏無羨卻多次犯戒,然而每一次受罰對他而言卻是他在思考家規的背後如何去介定是非黑白,如何去判別人心的一種實踐。

藍湛領罰中質問「孰正孰邪,孰黑孰白」

在我看來,藍家的每一條家規其實都有其意義在,不論是多瑣碎的家訓,每一條背後若能細思和理解它的用意,可以讓人更有耐性去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和分析事情。而這些條律其實訓練了藍家人的克制和理性,也因此他們比起其實家族都更有容人之量,看事也不會隨便盲從世俗的行事方針。

在所有家族裡我最喜歡藍家,原因便是他們的嚴以律己,但寛容待人。這點從藍曦臣看待金光瑤和藍忘機看待魏無羨的方向上可以看得出來。金光瑤或許做了很多錯事,但是他背後的人性傷口卻只有藍曦臣看到,會諒解和寬容待他,從不會像其他人可能面前稱讚卻在背後說盡壞話,或是嘲弄他的出身。同樣魏無羨有他的狂和不覊,但是藍忘機看到了他的真誠和他後來做的那些事情的原因。不止藍家兩兄弟,古板如藍啓仁,在看待事情上,就算他不喜歡魏無羨,在亂葬崗圍剿之時,他聽出了魏無羨質疑的問題所在,也會耐心聽下去,而不是像其他從眾之人的起哄反對,不給予任何解釋。

亂葬崗上耐心聽完魏無羨的分析

藍家雖然看起來嚴肅,實際上卻是非常可親的一個家族,家規雖嚴,教養出來的人卻又各有性格,並不如別人所想的那般刻板。比如藍曦臣的溫柔;藍忘機的面冷心善與極度專情;藍啓仁的古板嚴肅;小輩裡藍思追的聰明伶琍;藍景儀的年少無畏等。

思追和景儀是藍氏很可愛的兩個小輩

小說有寫到藍氏先祖藍安本是一個寺廟僧人,後來還俗走向修仙之道,並且遇上了命定之人結為道侶,他以「伽藍」的「藍」字為姓創建了藍氏,在道侶過逝之後又回到寺廟直至去逝。藍氏的抹額只能給父母妻兒觸碰便是他留下的傳統,給藍家增添了一點浪漫的因子。而事實上藍家人也的確很專情。藍忘機的父母便有一段很特別的情感糾葛,影響了藍忘機後來對待魏無羨時的情感表現。情感之外,我覺得最欣賞的,大概是藍家出過一個女宗主藍翼,是五大家族裡唯一出過女宗主的世家大族。

藍家的包容性和他們的自律,都是這個家族之所以能百年不倒,甚至比任何一個家族都受人尊敬的原因。其實若撇除修仙,藍家可以視為一個書香門弟,知書識禮,懂得人情世故,尊重別人,也懂自我約束,這種世家是需要長久的浸淫在「讀書明理」的環境才能養得出來。有意思的也是幾大家族的設定裡,我們也只看到他家有很大的藏書閣,也之所以只有他們能辦聽學。

藍家的藏書閣


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

《陳情令》家族之 有一種野心必亡叫岐山溫氏

《陳情令》裡的五大家族,從一開始就是為惡的便是岐山溫氏,也是因為這個家族而引發後面很多的恩怨仇恨。


溫氏的家勢算是人多勢眾的大家族,家主溫若寒野心很大,能力也強,溫家的勢力在各大家族中算是最大的一個家族,加上依附的客卿和一些小宗家也多,造成他們在仙門中可以橫行。另外,溫氏對待不服從的人都會於予除掉或者打壓,後來甚至也不避諱地開始鏟除家勢較弱的小宗家,使得各家族都對其有所避忌,不想當面跟他們起衝突而只能隱忍。只是你雖隱忍,他們卻不一定願意給你機會。

溫若寒

在書中對溫若寒的描寫不太多,但是在劇中他的能力卻是設定為用收集的陰鐵來控制傀儡,而那些傀儡因為不死身極難打,才使得他們家有恃無恐。溫若寒會極力於收集陰鐵,除了是想增強自己的能力,也是因為他想讓自己站在頂端讓所有人都只能臣服的野心。雖然他本來就已經是仙督了,但是仍會假裝尊重另外幾大家族,而他的野心讓他不想再忍耐,想要掌控所有。這種野心至上,甚至成了暴君的例子也總是重複着出現。而人們因為畏懼甚至覺得不反抗就能維持原狀的僥倖心態才逐漸養大了他的野心。

溫晁

野心之人必會因其野心和殘酷而助長無耻之輩或是助紂為虐之徒的肆虐。溫若寒的兩個兒子溫旭和溫晁便是助他鏟除異己的兩大主力。溫旭燒了藍氏的雲深不知處,甚至打斷了藍忘機的腿;而溫晁不止在教化司虐待一眾被扣壓在岐山作人質的各世家子弟,後來還是滅了雲夢的主使者。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是溫逐流,因為溫若寒對他的賞識使他甘願成為溫家的助虐者。尤其是他的化丹手在消滅雲夢時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也是造成魏無羨必須剖丹而使自己走入詭道的原凶。

溫氏的惡,在於他的野心和權力欲,而這種惡卻是因為人們的不作為造成,若其他家族能早點認清他們的野心,能早點做出防備,甚至在他們顯露出惡意之時便走出來反抗,後面的悲劇必然不會那麼慘烈。只是可惜人們對暴政總是感知得太慢太小,也沒有真正學會如何去制約一種權力的膨脹,否則在溫氏為惡的初期便可阻止了。

雖然溫氏以惡見稱,但是身為溫氏支脈的溫情溫寧一家卻又是最善良的一支。他們因為以醫術見稱,一直是抱着只救人不殺人的宗詣。只是最終被溫氏的惡所累,還是逃不過被其他家族消滅的下場。如果人是以個人為主去看待善惡,而不是以家族捆綁為連坐,那麼恩怨仇恨大概會少很多吧。

溫情說:「溫氏做的不代表我們做的事情」

溫情溫寧和他們那一族殘留的老弱婦嬬是很不幸的一群,他們是在家族的捆綁下最終被犧牲了的一群,決定他們生死的不是他們自己,而是以恩怨仇恨為名的權力野心。他們的死,也襯托了以正義自居偽善者的惡。溫氏的惡,在之後的金氏上延續了下去,而人們也總是犯着一樣的錯,就算野心者必亡於自己的利慾薰心,但當中有多少無辜者會被牽連?又有多少人能逃得過?


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陳情令》家族之 有一種敗絮其中叫蘭陵金氏

《陳情令》所有家族中蘭陵金氏大概能算是最令人感到噁心的一個家族,完全應了那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名言。


整個故事裡反派中他們家就佔了三個,而且各有各的討厭,就算是金子軒也不免令人感到嘆息。三個反派指的是金光善,金子勳和金光瑤。

先說金光善,作為一個宗主,此人完全沒有任何大家主的氣度和本事,在射日之征時躲了起來沒有怎麼參與,勝利了卻又故意認回自己本來不承認的私生子孟瑤,只因他殺了溫若寒,金光善可以趁此領功。他對人無情,私㡳下為人也虛偽做作兼下流,不止到處留種,私生子眾多,連屬下的妻子也不放過強上,基本上算是一個人渣。


金光善最後的下場是被金光瑤用一種極端敗壞他名聲的方式害死,算是他自己種的惡因而致,沒什麼好同情的,但是反過來想若是他沒有被金光瑤聽到那句讓他心死的話,這個人還會遺害多久?金光瑤還會幫他為惡多久?金光善這種人就因為他出身在大家族,就算沒什麼本事,只要是嫡傳能坐上家主之位,他的社會地位卻能讓他不必為自己的惡行負責,甚至還有整個家族為了面子而配合他的劣行。這種家族的捆綁,在中式社會裡太常見,也太多例子,就算放到現代,依然比比皆是,怎不令人感到痛恨?


另一個令人討厭的金家人就是金子勳了,他也是一個沒什麼本事,但又喜歡出風頭的人,而且還特別喜歡仗勢欺人。他自己囂張就可以,卻覺得別人不把他放在眼裡就是不對,也因此而特別不服魏無羨,每次都要用不同的藉口去挑剔別人,挑不過也死不認錯,反而把錯推到別人的身上。他自己到處得罪人而被下咀咒,卻也聽信金光瑤的誤導認為是魏無羨下的咒,不求真相,只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最終不但沒有為自己求得結果,反而賠上了自己的性命。金子勳可以說是一個被自己的盲從和驕傲矇蔽的典型,而他這種典型在大家族裡尤其多,因為被家族的勢力所保護而看不到外在的世界,也被家族的勢力寵壞而對世間無情。這種人我們看到太多,也總是不絕。


相對於金光善和金子勳,金光瑤雖然大家都覺得他有他的可憐處,被父親利用,被他自己的欲求所困,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實際上也利用了大家族的方便做了很多他想做的事。他或許也曾有過理想,但是當他位處高位,站在了大家族的頂端之時,家族這個重擔也就成了他的另一種為惡的土壤。


金子軒因為是江厭離的丈夫,所以給人的好感比較多,但是在結婚前,他實際上也是一個自尊心很高,甚至是端着蘭陵金氏那種高傲而看不起人的心態。電視劇把他柔化了一些,因為多了些他和江厭離之間的互動,但是他的高傲在江厭離之外卻仍然給了別人一種討厭的感覺。魏無羨稱他為金孔雀的確是很貼切的稱號。不算很討厭他,但也不能說喜歡。金子軒其實就是一個大少爺。因為是金光善正室所出唯一的兒子,也是必然的金家未來家主,所以他是從小被捧到大的,也有點被緃壞的因子。除了一點點的正義感尚可取之外,他本身很有可能步向他父親的後塵。不過幸好他喜歡上了江厭離,也對她很好,只可惜家族的惡沒能為他帶來好結果。他的早死,全因為他的三個近親的惡行種下的因。


金家的惡還可以從金凌的嬌生慣養和小一輩中金闡的仗勢欺人看得出來。就算金凌本身是善良的,但在金家的慣養和江澄不坦率的教育之下也很難長成正人君子。只希望他在經歷過那些痛苦之後,能有所成長和轉變,若還有機會遇上魏無羨,能得到一些教養上的勸告也好。

金氏這種大家族,其實也真的不乏例子,家長其身不正,家族為求面子也助長為惡,如果還是在社會地位上佔有權力的,這種為惡更是令人討厭。

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

《陳情令》家族之 有一種過剛易折叫清河聶氏

《陳情令》裡較為可惜的一個家族要算是清河聶氏。聶家是過剛易折的例子,尤其是家主聶明玦,正直剛硬,又嫉惡如仇,很多時候顯得不通人情,也因為太過自傲於自己的剛直而使得他在待人處事上便很難看清是非對錯。


聶家先祖出身是屠夫,因此他們家是用刀而非如其他仙門都用劍,又因為刀法過於剛直殺伐氣重,使得每任家主練到最後都容易招到反噬而走火入魔,甚至連留下的刀都能成為困擾的凶器這點,使得聶氏在這些家族裡成了最難成長的一個家族。


小說和電視劇其實對這個家族的描寫都不算多,只能從一些旁述和重點劇情去推論,尤其在聶明玦和聶懷桑兩兄弟的展現上比較能看得出來一點這個家族的個性。


聶明玦身為三尊之首,又曾在射日之征上有很大的貢獻,更因其個性上的剛正不珂而受到尊敬,他對自己有要求之外對別人也同樣很有要求,若是以宗主的身份而言的確是有其必要的一種性格。但是在個人方面,過度的剛直卻顯得不通情理,而且他有點過度自傲,認為自己的正義感就是真理,不太能體諒別人的苦衷或者是略為難言的心境。因為他自己不會有一點較為柔弱的想法,於是也就要求別人也一樣,卻忘了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也之所以他最終都沒能明白自己的失敗在哪裡。

初次斬斷和孟瑤的連聯

聶明玦的過度剛直使他無法理解孟瑤軟弱和人格上的掙扎,他的一往無前的性格也使得他無法諒解弟弟的恐懼和依賴。甚至在對待世情上,他的是非黑白觀也只是在自己認為的對錯上而沒有深究最終的對錯在哪裡。他有能力,但是卻容易被人誤導而用在錯誤的地方。這些都緣於他大男人的過度剛直性格,也是造成清河衰敗的原因。

過度剛直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聶明玦的易折使得聶氏衰弱,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繼任的聶懷桑的刻意不為,不過聶氏的後續卻是可以期待的,尤其是在金光瑤被揭發而亡之後。雖然故事和劇情都沒有交待聶氏之後會如何,但是我覺得聶懷桑背後的那些隱忍和謀略都應該會對聶氏產生很大的影響吧。他可以不為,但絕不好欺。

要說到家人之間的感情的話,聶氏的兩兄弟之間不像藍氏兩兄弟感情那麼好,但也不會不和,尤其小說提過聶懷桑跟聶明玦不是同一個母親生的,但是聶明玦並不會因此而敵視這個弟弟,反而對他會嚴格管教,希望他能有所成就。聶懷桑自己沒什麼大志,雖然畏懼兄長的嚴格,但是心㡳卻是敬仰的多,否則他也不會想盡辦法為兄長復仇了。

聶明玦的死對聶懷桑是一個重大的轉變

聶氏雖然在各大家族中比較不受矚目,但是他們卻至少不令人討厭,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平淡但尚可親的一個家族,只是可惜因為太過剛直而容易招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