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Book] 《雨傘政治四重奏》閱後感

四個人,四種政治態度和經歷,四種運動過後的反思和感想,或者都能概括到某一些人經歴過這一場運動之後的體會。


其一:陳景輝

陳景輝的部份我覺得是最值得反思的一部份。他在雨傘時被打為「左膠」,經歷了很多人不會遇見的一種批鬥情景,從中可以一窺現時越來越偏激的社運鬥爭。

傘運時,經常在佔領區看見一些批評「左膠」的海報貼紙等,把一些個別人物評為「左膠」,然後在他們出現時便會有人進行踩場、批鬥、拆台等的行為。陳景輝尤其感受最深,因為他是其中一個核心人物。不過透過他的描述,卻發現一些憎恨他,並且來踩場打壓他的人卻說不出為何憎恨,有些說出來的理由甚至只是謠言。網絡文化的快速散播,有時令人無暇去思考這些帶有抹黑或刻意標籤的訊息來源,甚至令人盲從,而他將此點出,便是想要去思考一下現在社運倫理上的一些盲點。

另外他對於運動中衝或不衝的感想,以及對於六四帶來社會創傷的影響亦有着點評述,對於傘運後的檢討帶出了一點切實的想法,我認為是值得參考的。尤其是在他的總結中,提出對於「法」的義務這一點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不過他只以一兩個例子解釋了何為「法」的義務,若能更深入去探討應該會更為有益於對運動的檢討。不過這一點可能需要更長的篇幅去書寫及論證,作為一本抒發式的小書,這裡便不太需要詳述了。


其二:何式凝

之前從未接觸過何式凝的文字,也不熟悉她的經歷,所以初次閱讀她的文章是有點不太適應的,因為她的文字帶有一種攻擊性(正確點說是有點尖銳及有點自我的)。閱讀時不免會有點不太能代入的感覺。不過這種無法代入也許能幫助我們去思考如何接納與自己相反的一種性格或論點,從而去學會如何在一個社會中與不同意見之人磨合,你不必完全認同她的觀點,但卻可以尊重她的想法及行動,這便是真正的民主體驗了。

何式凝在這一部份描寫了她如何參與整個運動,為何從以往的個人抗爭走到在傘運時的組織抗爭。當中描寫了在整場運動中她參與的過程,也寫了一些行動的限制、失敗,或是與別人的合與不合等事情,從而去檢討參與社運的種種問題。



其三:小小

小小是一位老師,算是一個政治素人。她參與了佔中的事前準備,也在傘運時見證了催淚彈的發生,以及在佔領時於佔領區舉辦一些討論會,也經歷過被踩場等等事情。她把這些經歷和感想寫下來,希望能將一些理念帶給學生,令他們明白做為社會的一份子,參與社會的一些運動是因為熱愛這一片土地,也希望這種對民主的期望能延續下去,為後來的人盡一點力。

小小的文字帶有一種溫柔的力量,有種諄諄善誘的感覺,相信無論是否她的的學生,讀到最後那種期盼也是會認同的。



其四:Anthony

作為最後一部份的書寫者,Anthony寫出了一種失敗的情緒,而他這種情緒,我相信與很多因為傘運得不到任何實質結果而產生的挫敗感很近似。對於政治素人來說,參與一些社會運動,尤其在之前沒有參與過的情況下,很難避免有惶恐的情緒。而傘運這一場如此大型的運動,更是令人無所適從。


他對於自己所感受的失敗感描寫得很詳細,在閱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被拖進去的鬱悶感,但也透過經歷這種鬱悶的纏繞感,使得我們能看見個人在大型運動中如何參與,如何調適心態的一種方式。或者對於感覺挫敗的人,這一點也能給予一點參考。



總結:

總括而言,也是一本頗易讀的書,而且頁數很少,若要一口氣看完,也只需半日。作為另一種面向的後傘運檢討書,這一本令人看見運動不一定美好的一面,只有正視了當中的缺陷,才可重新出發,所以還是推薦此書。





書名:雨傘政治四重奏
出版: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ISBN:978-988-8011-45-2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讀劇本] <教授>

最近在圖書館借了<教授>的劇本來看,當初上演沒有時間看,只好讀劇本來一看此戲。讀完是有點可惜的,可惜當初真的沒去看。

讀着劇本中的對白,很多想法浮上來,尤其是對於哲學、社會運動、大學、教育等的理念。下面會摘錄一些對白稍做記錄(對白以廣東話為主)。



第一場,女學生Lucretia去找教授問她的功課評分準則,她以為教授沒有給她A的分數是因為她的立場跟教授不同,教授的回答如下:

哲學嘅本質,唔只要求你知道某大哲學家嘅言論「而是通過研讀這些哲學家的思想,找到自己的問題,建立自己的看法,甚至讓這些思考走進自己的生命」。

我要喺你嘅paper裡面睇到你、感受到你對呢啲問題真切嘅關心、而唔係搬字過紙、將其他人嘅觀點重覆一次。簡單嚟講,你篇文冇自己意見、批判性不足,就算你research多到浸得死我,喺我隻手被淹沒之前我都只會寫「B+」兩隻字仔——呢個就係評分標準。

近來會閱讀一些關於哲學的書籍,對哲學的本質這一點很感興趣。哲學某程度上是真的可以幫一個人建立一些看法,讓人在生命之路上懂得找尋自己的方向,而批判性的思考方式也是在混沌的社會情況下讓自己保持清醒的一種方式。



第二場,Lucretia與師兄Jeremy閒談,說到sad 和 bitter兩個字。

Lucretia:未見過啲人咁bitter。(指教授)

Jeremy:佢係咁㗎,懶sad咁㗎——

Lucretia:No, sad 同 bitter 係兩回事;sad 嘅人某程度都追求快樂,bitter 嘅人覺得快樂等同白癡;sad 嘅人會怨天怨地,bitter 嘅人都會怨,但係佢哋心裡面最清楚咩都係自己一手造成。

這一段其實挺有趣的,sad(悲情的人)和 bitter (苦情的人)兩種人現在算是常見吧,不過我覺得整個社會其實是sad的人多一些,反而是懂得自苦而非怨人的bitter人少一些。



第三場,教授和Jeremy的母親Oceana是兄妹,所以Jeremy其實是他的外甥。因為Jeremy參與學生會,所以也有參加一些學生運動,但是 Oceana很反對他參加這些運動,所以發生事後她來找教授,希望他勸Jeremy不要再參與其中。但是教授和她根本無法對話,他形容他們之間的對話如下:

你頭先咪話哋會跌入一種對話模式嘅?我最近都喺度諗,點解有啲人我同佢傾冇耐就覺得有團火喺 後面燒上嚟然後「chop」,一係燒機,一係熄機。總之唔想傾落去,開始咗冇耐咋喎,都未去到立場呀、價值觀,好快、好似跳掣咁,係一種對話上嘅短路。有 時你越熟悉一個人呢種短路就發生得越快,因為你植入咗嗰種模式,只有改變呢種模式你先可以延遲呢種短路嘅發生。

這一段其實是心有戚戚然的,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太熟悉一個人,溝通和交談的方式就自然而然成了一種固定模式,總是會在講沒兩句就開始說不下去。大家都太清楚對方的反應和着眼點,預設了一種無法溝通對話的模式,結果也就不歡而散。



第七場,Jeremy因為與其他同學一起參與運動被捕,保釋出來之後他因為抵受不了母親希望他跟從律師的教導轉為控方證人而走開,Oceana為尋 Jeremy而來找教授,她知道Jeremy有事總是會來找他。之後的確找到,甚至在Jeremy眼前,Oceana挖出教授的過去來諷刺教授,覺得他一事無成,只知道大學的事而不知社會艱難。教授反駁。兩人的論點都值得一看。

Oceana:我唔會聽你講㗎你知唔知點解?因為你根本唔知出面個社會係點。

教授:我寫咗九萬幾篇文關於呢個社會我淨係清楚呢個社會。

Oceana:你個社會只係一間大學!你乜都唔知,你唔識寫resume、唔知咩叫波士,你呢種人,出到沙田已經蕩失路,你根本唔知刑事案底喺呢個商業社會代表啲咩,你淨係掛住你嗰啲死人公義就攞我個仔嘅前途「較飛」!

教 授:而你個社會只有你自己 —— 你嘅利益、痛苦、你嘅奮鬥史!你知唔知我最唔明咩呀?你呢啲每日淨係為自己諗嘅人有乜資格去judge一個想去為其他人諗嘅學生?仲敢將自己嘅價值觀壓喺 佢身上!你冇乜好值得炫耀呀我話你知,你唯一應該慶幸你生咗呢個仔,因為恭喜你,佢一啲都冇遺傳到你嗰種自私自利嘅性格。

這一場的吵架只看劇本已經很有張力,若是在舞台觀看應該也很精彩,希望會有重演的機會讓我看一次。這種吵架其實在現實中應是常常看見的,尤其對於那些有理想的學生來說,他們和家人的現實觀會有很多的衝突。



第八場,事件結束,時間推進到學期尾,Lucretia因為當初只是借哲學科來做跳板轉入原本想入的商業學系,所以讀完這一年的哲學課便要轉系了,來跟教授道別。兩人談及一些關於理想和現實、人生與教育等的理念,引幾點作結:

Lucretia問教授何以退下社運,教授答是因為信仰的改變:

教授:我以前相信運動,相信佢指出社會不公義、改變制度嘅力量,但係呢種信仰好脆弱,好多時喺你為嗰班陌生嘅受眾爭取到權益、或者改變到制度之前,你已經筋疲力盡。

Lucretia:你都試過處於呢種狀態?

教授:試過,當然試過,當時政治前景唔明朗,啲人淨係識炒樓炒股票,出生入死嘅同志畢業之後去考政務官,啲問題好似永遠喺度,會覺得自己做嘅嘢冇迴響,會迷惘。
.
.
Lucretia:……會唔會好返?
教授:有人講過,一個真誠嘅人永遠都要面對理想同現實嘅張力,如果冇呢種張力,佢一就係聖人、一就係傻仔。

教授也談及他曾經在沮喪時去找自己昔日的教授,相談之時想到:

我突然間覺得,教育本身就係一場最大嘅革命、最大嘅社會運動,教育係一種empowerment,佢增加你嘅自信、擴闊你嘅眼界,等你睇到生活嘅可能性,你就有改變嘅力量。
.
.
我 哋以前成日諗,大學要培育點樣嘅人?連大學都以薪水定成敗嘅話,我哋係咪已經淪為職業培訓所?但係人生除咗職業仲有好多好多重要嘅嘢,譬如話我哋嘅學生有 冇辨別是非、會唔會為人伸張正義?佢哋有冇諗過生活嘅意義、人生應該追求乜嘢?佢哋到最後會保存到自己?定係為迎合世界而改變?


還有一段小故事是教授對Jeremy提過的自然理論:

教授:…佢細個嗰陣我同佢喺後山種過一棵樹,點知後來學校重建將嗰度鋪晒石屎路,你師兄好傷心,我就同佢講,種子一旦種落泥土,就算俾石屎壓住,佢都會喺適當嘅機會冒出嚟,就好似石隙之間會有啲植物生出嚟一樣。…

Lucretia:…咁同大學有咩關係呀?

教授:知識都係一樣,教同受,都唔知道會有咩結果,你只可以有一種信念,就係到最後會開花結果。

這一段不期然令人想起今年中大的博群花節的主題「未種的花」,只期望教育埋下的種子會在每個學子身上開花。教育始終是一個社會的基本,若然學校都不教授學生以正確的觀念,那麼社會的發展將無以為繼。

以前對香港的教育總覺得悲觀,但不可否認,仍然是有着一些有信念的教授,在堅持種下那些未開的花,只願那些種子終會在這個社會開花結果,僅以此勉勵一下還在努力的學生們。:)

刊於<教授>劇本中的劇照


<教授>一劇由香港話劇團演出,編劇是莊梅岩,故事以香港中文大學為背景,所以劇本中有一些相關用語是中文大學的學生常用的。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Movie] <念念>觀後感速記

看了<念念>,算是衝着張孝全和張艾嘉去看的,不過張艾嘉只是導演,並沒有參與演出。

故事以片段式排述,以現在、回憶和幻想交互出現,縱向描述一個家庭中母親和兩個孩子的關係,再橫展孩子成長後的心路發展,與人交往的心理轉折。老實說劇本沒有很驚喜,人物也寫得淡淡的,就像主題念念的英文譯名一般,是屬於一種心靈上的mur mur 碎語,只是這種碎語就是人生,有時沒有很衝擊的驚濤駭浪,但就是心思百轉一直為着一些心結糾結,等待一些契機去解開,去跟自己和解,最終釋放自己。

自從「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一句話興起之後,念念這詞好像就在碎念之外,有了一種持續不斷的執念般,描繪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牽念和傳承的概念。<念念>某程度上也是在寫一種牽念的情感和生命的傳承。

女主角育美(梁洛施飾演)因為小時候媽媽(李心潔飾演)在離家時把她一起帶走,跟在媽媽身邊看她經歷了情感的挫折甚至逝去,而父親不願接她回去的心傷,心中對情感有着很大的缺失和不確定感。這種不安的情感使得她在跟男朋友翔(張孝全飾演)交往時,常常難以控制自己會想索取他的感情,兩人之間顯得若即若離。

翔也是個有心結的人,少年時父親失蹤,他一直期待能在拳擊中獲得認可,然後向父親證明自己,然而父親的消失卻也影響了他,讓他不懂如何表達自己,打拳也一直無法有所成,造成了他對自己人生的一種焦燥感。也因而影響了他和育美的交往。育美還有一個哥哥育男(柯宇綸飾演),兩人小時候很要好,也喜愛一起聽媽媽講晚安故事。失去母親和妹妹之後,育男跟隨父親一直留在綠島,長大後搬到台東並成為了綠島的導遊。他內心也一直有着傷口,媽媽帶走了妹妹讓他懷疑着媽媽對他的感情如何。

兩兄妹對媽媽的情感糾葛,媽媽對命運的反抗,翔對父親情感的失落令他害怕承擔的責任,是整齣電影的提問;而如何從中掙脫自己內心的糾葛和尋找出口就是過程,結局他們各自找到了答案,不過這答案顯得太正統,難免覺得沒有驚喜。


若說驚喜,其實我私心裡比較喜歡陳志朋客串的色,他飾演育美和育男的父親,是一個很鄉土的男人。我覺得鏡頭有刻意想要把他弄得面目較為模糊,但他的演出還是讓他突顯了出來,也讓我認出了他的臉。

這齣電影我覺得各人會有各自己的解讀,或許你會在當中找到自己要的答案,但也不一定有,至少這不是我要的答案。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Movie] <驕陽似我> Good Will Hunting 觀後感

放假在家,看了這齣。買了很久的影碟,卻一直沒有開來看。


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天才因為心理因素而放棄自己,卻碰上賞識他才華的人願意栽培他並且幫他找了一個心理師去治療他,讓他能擺脫過去的陰影而重新開始。


要說電影的鋪排,其實不算很好,前面太長,有點多餘;中間有點離題,不太能點到重點;後面比較感人,但太短了。結構頗為鬆散,若只論故事,分數不高。


不過若說人物的刻劃,桑恩教授(羅寳威廉斯飾)和林保教授(史戴倫.史柯斯嘉飾)是我比較喜愛的角色。林保教授在戲中是因為數學而賞識主角韋根庭(麥迪文 飾)的人,也因為愛惜他的才華而想幫助他,但在過程中根庭卻不太合作,無計可施之下去找他的故友桑恩教授求救。桑恩因為教心理學,也兼任心理治療師,他和 林保的關係亦敵亦友,雙方都有些心結。頗喜歡中段林保對於治療的成效有所質疑,並且和桑恩在酒吧傾談時的細節;也喜歡之後兩人吵架互挖傷口的那一場戲。


林保執著於根庭是因為他能輕易解開自已花了多年才能解答的數學題,而這種天分對於熱愛數學的他來說卻是求之不得的,所以不願放棄把根庭納入研究團隊的心。 後面有一幕根庭把自己解題的答案紙燒了,林保撲上去搶答案紙的情景令人莫名有種感概。總覺得世情總是如此,想要天分的人得不到,得到的人卻不願珍惜或是不 懂好好運用。而這一幕也令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些諷刺文章,大意是西方人很着重一種「gifted」的才能,所以對於有才能的人總會想盡辦法去挖掘並且栽 培。而且戲中林保教授還推薦根庭去不同機構面試,而這些機構都很願意花高薪去聘請他。這種對於才能的肯定和渴求,相對於我們的社會那種輕視及排拒,在這時看,更令人唏噓。


桑恩因為自身的一些經歷,覺得根庭就算不用他的天分,只要活得好就好,不該強迫他去做他不想做的事。他花了很多時間去和根庭傾談,也以述說自己的事來逐漸 取信於根庭,希望建立了信任能令他願意打開心扉。只是過程並不順利。直到後來他終於觸及根庭內心最深沉的傷口才讓他願意放過自己。那一幕桑恩只是看着根庭 不斷重覆「那不是你的錯 it's not your fault」這一句話,而根庭從呆站到觸及內心的回憶到落淚再到抱着桑恩哭,短短幾分鐘的戲,卻令人深受感動。人在成長的過程裡,難免會遇到被責備、被漫 駡、甚至被打的痛;但再痛也痛不過被捨棄,一種完全的否定。那種內心的傷痛是一種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而得到如此下場的痛,而這種痛唯一的救贖就是要明白 「那不是自身的錯」,不應太過苛待自己,應該和自己和解,放下對自己的懲罰。


總括而言,是一齣不錯的戲,尤其是羅賓威廉斯的演繹為此加了分,而在他逝去後看,更是難過這份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