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不告而別

默非,

想來你是近來沒看電影吧,所以也不見你回信。沒關係,我們的對話還是需要進行下去的。

上次提到童年的事,讓我想到另一些點滴。小時候因為常常搬家,所以常常都在告別,只是我的告別,總是來得很突然,一提起就是別了,連告知的機會都沒有,算是不告而別吧。

所以當我看到這樣的句子:

「有時我會認為,完美的生命旅途,不是老去,是無疾而終。是不告而別。」

就忽然想起不告而別的事。

基本上這一句所處的文章中提到的不告而別是關於死亡的,跟我想的有所區別,但是「不告而別」這四個字卻讓我有所感覺。

分別這種事,在流離浪蕩的生活中會逐漸變得習慣,變得麻木。每次離開一個地方,你就需要對那個地方的一切作出切割,再如何不捨,或者想念,終究得放棄。久了,就會學着不再去想,學着習慣。

少年時的離別,總是來得突然,因為父親的調職,我家總是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移動。每次移動,都要向身邊熟悉的人們告別,但每次的告別都是事前的一個通知,然後都沒正式說再見,就從那個地方消失了。

仍然記得最後一次離開,知道要走的前幾天,跟學校的老師提了一下,也有和最好的朋友知會一聲,但對於實際的離去時間並沒有正式確定,也就沒有跟其他人說了。所以一直到離開那天,班上知道我要離開的人沒有幾個,也沒有正式說再見,可以說是不告而別。

長大以後,遊走的地方增加,每一個陌生地方,因為知道停留不久,也就沒有刻意留下任何需要告別的機會,來去都安靜,不告而別。

對於不告而別,我不知道自己的不告而別對別人來說是怎樣的事,有沒有影響。如果有,那讓人報歉;如果沒有,就讓人寂寞。我們總會希望自己能在別人心中有所存留,但人越大越明白這種想法是奢侈。而另一方面,能够學會不告而別,也是不對任何事有所留戀的決斷,這種決斷需要的是清冷的心。因為知道事物總不長久,也一定是要別的,告不告別也就不必太在意了。

有時我會很想突然地不告而別,不對任何人說行踪,不告知任何的去向,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有時也能對絕大部分的人不告而別,不必交待行踪,不必告知去向。但有時也總會有一兩個是你無法不告而別的人,那是你心底不想告別的人,你會交待行踪,你會告知去向。只是告不告別,到底也只是自己的事,對你要告別的人來說,你的告別可能只是他不必告知的事。

所以默非,如果你要告別,如果你要不告而別,我想我會明白的。

再敍。


布克

引用一樣是來自《素年錦時》,文章「底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