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看守者之眼》閱後感



剛剛看完橫山秀夫的《看守者之眼》,忍不住要來寫寫讀後感。

先聲明,下面會提到部份故事內容,沒看過的請慎入。

這是第一次接觸橫山秀夫的作品,感覺他的故事對人內心的刻劃很真實很細膩。這本書收錄了六篇短篇小說,分別是主題作的「看守者之眼」和其他五篇:「自傳」、「口頭禪」、「凌晨五點的侵入者」、「安靜的房子」和「祕書課的男人」。

除了「看守者之眼」和「安靜的房子」有牽涉到命案之,其他四篇其實並不太像推理作品。不過每一篇小說,對人心的討論卻很值得人省思。


先談第一篇「看守者之眼」:

故事以編輯警察機關雜誌的編輯者悅子的角度去描述,因為悅子在編退休人員手稿的特輯時發現少了一篇,進而認識那位已届退休的員警近藤宮男,近藤因為唸警察學校時的成績普通而當不上刑警,因而有很長時間都在看守所當管理員。當悅子拜訪近藤家希望拿到手稿時,近藤的太太告訴她近藤出去查案,而他要查的就是一年前的「家庭主婦失蹤案」。近藤相信自己長久以來在看守所觀察犯人而鍛煉出來的眼光,認為一年前因為涉嫌與失蹤案有關卻無罪釋放的疑犯另有目的,而且事件背後更是案中有案。

案件的推論很合理,然而因為實際上沒有證據,只是藤宮的推斷,就算那推斷似是很接近事實,但故事並沒有交待那案件是否解決。


「自傳」:

這一篇的主角只野是一個幫人代筆書寫自傳的文字工作者,接到一件高薪的代筆工作而認識大企業家兵藤。兵藤的口述提到自己曾殺過人。只野對這一點好奇而追問,之後發現原來兵藤和自己的母親的失蹤有關連。

結局雖然明白事實的真相,卻也為只野帶來衝擊。因為懷疑兵藤殺害母親,讓他在自己正失意之際有了藉此來威脅兵藤的念頭。

結果當然不可行,也不禁讓人想到人總是在經歷過多的的傷害和不如意之後,容易陷入黑暗泥沼進而起歹念。


「口頭禪」:

身為離婚事件調解員的幸江接到一件調解案,需調解的女人曾經是幸江女兒的同學,勾起幸江過去的一段回憶。在調解的過程中,幸江逐漸解開了女兒過去曾經犯過的一件錯事。而那錯事原來和調解案的當事人有關。幸江本來以為不會被當事人發現自己認識對方的,但是卻因為不為意的一句口頭禪而事敗。只因當年女兒與對方談判時也說了一樣的口頭禪。

這不禁讓人想到家人之間互相影響的生活習慣和遺傳的微妙。另外,也是因為私心的比較,讓幸江介入了這宗本不應插手的調解。幸江以為當年女兒有段時間的不妥全是那個女人的欺負之過,但事後卻發現原來當年介入的人反而是女兒。一念之差而發現事實並不如自己所想,算是這故事中的重點。


「凌晨五點的入侵者」:

故事是描述警察的網頁入侵的事件。事件本身其實並不是難題,也很容易找到犯人。這篇的主題反而是在人的自我保護上。因為負責網頁的立原的私心,希望事件不向上報告,結果被上司出賣,最後的目的反而無法達到。

這也看出人在面對自身的利益時會有的反應。


「安靜的房子」:

事件發生在報社,做編輯的高梨在某天的版面編輯時,因為臨時的挿稿而漏了檢查一份稿件的日期,致使登出的的資料有了錯失。這錯失是關於一個攝影展的日期,因為印出的日期已過了原來的展期。為了道歉,高梨拜訪了攝影展的畫廊和攝影師的家。但是他沒有見到攝影師,後來甚至發現攝影師已死。而高梨也成了調查對像。不過事件最後還是能解決。

在這故事中,一些看似無關的線索卻成了推理的關鍵。尤其最重要的一點是畫廊老闆對高梨描述的攝影師的性格成了他破案的關鍵。人與人之間相熟的認知,是能够拆穿一些假相的。


「祕書課的男人」:

這一篇深刻地描繪了一個做為祕書或高級助理的人的一些心理。縣長祕書倉內,本來深得縣長信任,但忽然發現縣長似乎對他有所不滿而疏遠他。他在省思自己是否有甚麼失誤或是遭遇別人中傷時,想到之前一宗借錢事件。一個小公司的社長因為生意失敗找他借錢,因為並不相熟,倉內只答應借很少的錢予對方,後來那位社長自殺。社長的家人似乎為此而怨恨倉內,認為是他逼得那位社長走上絕路的。他們的投書本來應該會被過濾掉的,卻在倉內放假時被祕書課的某人夾送給縣長,縣長因而討厭起倉內。倉內最終也推理出是誰做的好事,同時也反省了自身的做為。

這一篇很適合職場的人看,尤其是做為輔助的人員或祕書,當中如何揣摩上意和幫助上司是人際當中很重要的課程。


總的來說,這本書讓人看到現實社會中人和人之間猜心的過程,人們自我保護的私心,還有職場勾心的攻防戰和因為妒忌而起的較勁心等心態。作者的每一個描述都揭露了人們這些常見的陰鬱面。

故事中的每個人,都有着一些私心,而這些私心便是促使他們行動的理由。而每個行動的結果都會隨着行動而出現好壞不一的情況,讓讀者從中去思考那些行動是好還是不好。

人有時為了自己,都不可免會做出一些看似合理,卻不免有所偏頗的事,但好壞其實沒有人能够指出,都是要到結果才會看到當初做的決定的對錯。作者就是能詳細地描繪出當中的矛盾來指出問題所在,但卻也無法給予正確與否的答案。讀者還是只能自己去思考。這或許就是作者的目的,也是他作品讓人深思的地方。

閱讀時,多少都會跟書中的人物起共鳴,因為那些心理實際上真的是常有的人情,看着會想到自己,卻也會心驚那是多麼切實的一種心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