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星空」﹣給寂寞人們心中的一點光

今天去看了「星空」,這齣改編自幾米的同名作品《星空》畫本的電影,讓我心底有了很多的溫暖。

我記得前兩年買了《星空》的畫本,看完後心底對這故事記得最深的是那片星空,不過更讓我感動的是幾米在序中所寫的一句話。他說這本書,是獻給無法與世界溝通的孩子。

現今的社會,孩子們在競爭激烈的意識下,被父母或學校強加了很多的壓力,面對這些壓力,他們很多時候會很無措,但是卻無法與人述說,心底有着深深的寂寞,但是父母或長輩卻又無法了解他們。在他們的成長時間裡,這種寂寞漸漸會沉澱在他們的心底,往往會讓他們漸漸失去與世界溝通的能力。

除了來自這種競爭的壓力之外,有時候心底的寂寞更多的是來自家庭中的不和睦。然而不和睦,不止是孩子受傷害,其實大人又何嘗不受傷?與世界無法溝通的,其實不止孩子,大人也如是。在城市中生活,我們都有很多很多的無奈與不適,與世界有着隔離,有無法融入的感覺。我們在城市,總是看不見星空,不是星星不在,只是燈光遮蔽了那點光。

星星總是在墨黑的天空出現,所以在「孤單時,仍要守護心中的思念,因為有陰影的地方,必定有光。」這是幾米在書中點出的主題。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幾米的畫能清楚點出人們心中的孤單感,但是孤單之外,他又能給我們一點光,讓我們能在黑暗中看到一點溫暖。就像在黑暗天空中的星星,雖不如月般明亮,但是很多很多的星星凝聚在一個天空時,那一點一點的光便也能燃亮天空。





幾米的畫本中,故事的背景描述得較為簡單,要鋪展成電影,編劇把當中的一些情節延伸了,讓故事展現得更為完整。不過不論怎樣改編,原著中的那種寂寞感都完整呈現了出來,加上一些特效的展現,把畫本中一些奇幻的感覺也展現出來,我很喜歡整齣電影的表現。

(圖片來自網路)


電影中,兩個孩子的寂寞,來自他們的家庭和學校。女孩小美因為父母感情的不合,總是感到寂寞,總是想找到心中可以安適的位置。住在山中的爺爺是她心底唯一的寄托,可惜的是連爺爺都離她而去了。在學校,碰上轉學而來的小傑,因為感覺得到他的寂寞,他們漸漸成為了好友。父母決定離婚後,她心底的失落,加上在學校碰到的挫折,讓她想要再次看看小時候與爺爺一起看到的星空。小傑陪她一起去山上。雖然最終他們還是分開了,這是這一次的經歷卻永久地在他們心中烙了印。

整齣電影中,兩個小孩的表現都很不錯,徐嬌讓我驚艷了,沒想到當初在「長江七號」飾演小男孩的她也長得婷婷玉立了。

(圖片來自網路)

不知為何,影片從一開始就讓我深深感覺到一種寂寞感,讓我不自覺有想哭的感覺,尤其是小美和爺爺之間的互動更是。或許是因為爺爺讓我想起外公。一直以來我都和家中男性的長輩無親近之緣,除了外公,也只有外公是我小時候唯一親近過的男性長輩。只有他,是我唯一感受過的,來自長輩的疼寵之情。所以這一部份最讓我感受良深。

另外讓我喜愛的,是關於拼圖的設定,缺少了一片的拼圖,代表了生命中的一些缺失,那些缺失很重要,在心底會留根,但是卻也讓我們心中有了想要完整的意念。然而要拼成一幅畫,我們卻又極需要一片一片慢慢去拼,正如幸福,也是需要一點一點去累積的。當星空中最後一片拼圖嵌入,便給了我們那片星空帶來的幸福感。我喜愛影片最後暗示的小美失去的那片拼圖被填滿的來源。

至於影片中其他人飾演的角色我也很喜歡,如庾澄慶和劉若英飾演小美的父母,曾江飾演的爺爺。當中就有一幕媽媽和小美在餐廳跳舞,媽媽跳着跳着哭起來,表現出了成年人在感情中受傷,無可奈何的感覺。也是成年人無可避免的一種寂寞。

(圖片來自網路)


影片中還有一些讓我著迷的原素是畫面的表現,很像幾米畫中的感覺,例如山澗中兩人的玩樂,小船中等待看星的畫面,被砸碎的金魚缸和滿地的水跡,還有那些特效的動物動畫等等,都彷彿讓幾米的畫真實出現在我們面前。

看這齣戲,我心中是感動的,除了感受到那種種孤獨的感覺之外,也感受到幾米作品為我們帶來的點點光亮。





2 則留言:

  1. 不久前我也去看了星空,我很喜歡他整個畫面的呈現,很美!還保留了幾米畫作的感覺。

    電影用缺一塊拼圖、大象少一隻腿的概念表現不完整,也用拼圖貫串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是小美的世界如拼圖崩落的那場景,看到他試圖彌補卻不及崩壞速度的那種無力感,心裡不禁一揪,而且我發現是從小美爸媽牽手的部份開始崩塌的,頗具巧思!

    回覆刪除
  2. @虹,

    那一幕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幕,那種心中世界崩塌的感覺很震撼。而從牽手處開始也代表了他們無法再「牽手」,是很特別的暗示,真的很具巧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