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步步驚心」之十三爺的出世與入世哲學

隨着重看的次數越多,對十三爺這個角色越見喜愛,尤其是越來越欣賞他的為人處事。

感覺上十三爺就是個不喜世俗禮法,痛恨政治權謀爭鬥的人,所以他常說自己希望能快意江湖。他這種心態算是較為出世的一種心態。因為他是皇子,生來便在一個身不由己,凡事皆暗含鬥爭的地方,不管他願不願,他都無奈得參與其中,所以他只能入世。

要在如此一個是非多,爭鬥多,人人心中各懷鬼胎的環境中生存,人若心志不够堅強,看事不够通透,就只會淪為世俗中為名利所縳的奴隸。然而十三爺做到了,既不耽於名利之心,亦不求於勝負之心,更不肖於寵辱之心。他以着一種出世的精神修養去做入世的俗事。也因為他有着那樣的心態,使他在這宮廷世界中成了唯一一個能冷眼旁觀一切,透徹分析一切的人。

十三的出世在於他的思想自由,他喜歡嵇康,喜愛嵇康所倡的那種「人性是真實平等的原則」。若曦在知道這點時便甚為欣賞他這種「作為皇室子弟,身處統治階級的金字塔尖,卻絲毫不稀罕也不維護自己的身份與利益」的性子,因此而引以為知己。我覺得就因為他有着這樣的自由思想,他才能讓自己在宮廷這混濁的環境中保持着清醒,不亢不卑地去做他認為該作的事。

(圖片來自官網)



十三爺的入世在於他深明這宮廷世界人身的不自由,思想的不自由,處事的不自由;他更清楚的是處身其中,有太多無法避免的爭鬥,有太多必須了解的殘酷,有太多不得不放下的無奈。他每次和若曦的對談或是他說出口的勸諭,都深深展現出他的這種以着出世之心來看入世之情的處事哲學。

一直很欣賞他看事看人的能力,也很喜歡他那種沒甚麼私心的處事作風。例如在草原幫若曦和十四解圍之事,他很清楚十四抗旨之事事關重大,一旦鬧到皇上那邊,必定會成為很嚴重的事,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幫了這個忙。不僅因為若曦是他的知己好友,也是為了十四這個弟弟,他和十四雖非同一個額娘,但同是兄弟,他不會見死不救,再上對四爺的情和看在德妃的養育之恩上,他更不會讓十四有事。在這裡,就表現出他的仁愛之心和無私之情,是入世所需俱備的基本。

而我相信若是立場相反,十四未見得能如此無私,他可能還要考慮衡量過後才能決定幫不幫這個忙。正如若曦在十四問她何以對待十三和他有所分別時,若曦便曾分析過兩人之間的不同。她知道十三爺和她相交,不是為了甚麼,只是純粹的「非關風月,只為真心」的知己友情,十三爺也從來不會用任何的人情壓力等事來談他們之間的關係,但十四卻會。他怕敏敏嫁給十三是因為那會對八爺不利,他想和若曦相交卻又惱於若曦不把他看在眼裡,計較之心太明顯,這就更突出十三爺的無私了。

給若曦斟茶,包容她的沒規矩,顯示了十三爺與十四的不同。
(圖片自截取於影片)


後來他在中秋時和若曦的談話,更清楚地展示了他對世局的了解透徹。當他對若曦說:「我知道眼看着一切的發生讓你痛苦,可如果摻和進來你會更痛苦」這句話時,我覺得這也是他自身的一部份了悟,身處鬥爭當中,他很清楚那種痛苦,所以才希望若曦能放下,選擇旁觀。另外一句更是點明了他所了悟的這份痛苦:
「這就是帝王家!無可避免的爭鬥和痛苦!沒有人能阻止!即便睿智如皇阿媽,也只能無奈地目睹一切的發生。」
因為明白這是無法避免的爭鬥,也了解這爭鬥會涉及的殘酷,所以他既已選擇攪和進去就只能勇敢去面對這份無奈,這是作為一種入世必須有的決心。


明白捲入鬥爭,不管誰勝誰負,都是他們應該承擔的代價。
(圖片自截取於影片)


再來就是在為四爺頂罪之事上,他的覺悟更深,就算明知站出來會是一條絕路,他仍是義無反顧地去做了,就因為他原來就有心理準備加入爭鬥是極凶險的事,是隨時會粉身碎骨的事。而且也因為了解,十三爺在皇上說要囚他時才能坦然接受,並且從容就義。


十三爺含笑面對即將而來的囚禁生涯。
(圖片自截取於影片)


等到十三爺回來,他的入世哲學就更為透徹了。我覺得應該也是因為那十年的囚禁生涯才讓他更為了悟的。雖然被囚讓他遠離了宮廷的鬥爭,但是他心底是清楚如果回去他依然還是要面對的。只是失去了自由,讓他能有更多的時間思考自身和其他,加上他本身的修為,讓他更是能對得失成敗看得淡然。所以我更喜歡回來後的十三爺。


綠蕪一事,想必很多人都會替他婉惜,替他難過。但是我覺得十三爺是懂得放下執念的。也因此,當他了解綠蕪失蹤的理由與苦衷之後,他才會回來。他心底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所帶來的無奈,更清楚綠蕪的身份會成為別人想要大作文章的把抦,加上他不願讓四爺才剛建立的根基受到動搖,所以他還是選擇放手了。

綠蕪的離去一度讓十三爺消沉頹廢。
(圖片自截取於影片)


另一點我覺得他會懂的,就是綠蕪對他的情。綠蕪不願他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更不想害他受到不必要的攻擊才離去,這點四爺在和若曦說綠蕪的身世時曾經讚賞過,我相信十三爺是懂的,懂綠蕪不想連累他的心意,所以他雖以為她只是離去而不知她已逝,卻也再不曾提起要找綠蕪之事。


養蜂夾道中綠蕪的陪伴或許也是十三爺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段清靜日子。
(圖片自截取於影片)


十三爺甚至在勸若曦放下之時,以他和綠蕪不能相守的事來打動若曦,希望她放下那些讓她自苦的事,能活得自在輕鬆一點。相比起十四爺總是只會用李太醫的話來勸若曦,十三爺是以着不同的利害關係、自身的經歷和所有人情世故等等去為若曦分析世情,希望能勸得她了悟,這一點也是我覺得他勝過十四爺,甚至勝過所有人的地方。

每次勸若曦放下,他分析的事情都不同。
(圖片自截取於影片)


至於朝堂之事,十三爺更是了解透徹,以身作則,不因皇兄的寵信而妄自尊大;也不因自己親王的身份而傲於朝臣。他只做着一切必須做的事,鐵面無私去執行所有皇上頒下的旨意,因而才能獲得雍正的「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榮譽,甚至在他逝後把他名字中的「允」字改回原來的「胤」。而十三爺能得此殊榮就是因為他行事上的克盡本分。


他了解四爺成為皇上後,兩人之間在身分上已經不可能再回到過去,所以他除了原來的兄弟之情,更多了一分臣子的效忠之心。他分得很清楚君臣兄弟的不同,明白在甚麼時候以甚麼樣的身分對面對四爺/雍正。而他也相信,自己這種行事皇上其實都明白。這是他入世的其中一種體會。

十三爺最清楚身份上的轉變。
(圖片自截取於影片)


最後一點想提的,是他看年羹堯的事。他對若曦說:
「月滿則虧,盛極則衰。若高到不能再高,就只能往下走了。」
若曦還讚嘆十三能提早料到年羹堯的下場。但我覺得十三爺身為皇子,從小的教育必不乏史實的灌輸,加上多年參與政事的經驗,對於朝堂上一朝風光一朝糟罪的起伏自是心裡有數的,而他又是心思如此剔透的人,怎麼可能料不到。

「高到不能再高,就只能往下了。」這種對世事的參透也是十三爺聰慧之處。
(圖片自截取於影片)

總觀以上種種,都讓我越來越喜愛十三爺這個角色,也深深感嘆於他是如此一個有着出世的智慧去入世的人。


劇中還有一些有趣的地方讓我對十三爺很有好感的是他和若曦的互動,兩人設計出的手勢語言讓角色多了一些新鮮感,也帶出他們之間特別的感情交流方式。

若曦教他的OK手勢,他用來回答若曦。
(圖片自截取於影片)

猜拳般的比劃,是他們之間的暗語。
(圖片自截取於影片)

在朋友的噗上看到飾演十三爺的演員袁弘的訪問,才知道十三爺被囚時,有一幕演他看到下雨而即席揮毫寫的那首詩,原來是袁弘自己創作的,真是個有文采的「爺」啊(笑)。那首詩之前在寫十三爺那篇時也有提到,再引一次以作分享。我還挺喜歡這首的:

「風蕭雨霖幾時休,陋窗寒舍皆嘆幽;醉飲殘酒憶昨日,紅燭酥手剎白頭。」




引伸閱讀:

十三爺袁弘的訪問

5 則留言:

  1. 我有問我朋友她比那樹叉是什麼意思?
    思考著是YA還是划拳.

    後來我朋友跟我說,她就跟他比YA呀~(獲勝的意思)
    後來想想,那個過程好像解釋成YA比較合理齁~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應該是比YA,十三爺比的時候手指沒有分開,若㬢搖頭表現不對,還用手指作勢把他的兩指劈開(感覺是這樣)XD

      刪除

  2. ​就是這文帶我到你blog處的。一開始我是最喜歡八爺的(老實說,也是喜歡鄭嘉穎和他的演技才找步步追看)。但論角色,一開始喜歡八爺是他的深情。可是我不喜歡他的深沉,和兄弟也不是推心置腹。不喜歡八爺的深沉,自然我也不喜歡四爺。之後擇段重看,最喜歡是十三爺,種種原因你都道出了,我不會寫得更好,所以省下啦!

    我很嚮往男子和女子的純友誼。但我知道現實是很難的。可能我是喜歡那種肝膽相照的友誼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喜歡那種肝膽相照的友誼,而男子和女子的純友誼也很讓人嚮往,只是現實中真的比較難,或許難在大多數人的心底還是只把男和女的交往看作愛情吧。

      謝謝來訪 :D

      刪除
  3.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