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不是灰心,只是對現在感到痛。
我知道你說的對,把痛在時間拉長以後會變成甜,就像人們總說痛快,雖然痛,卻也快樂。這可能存在着虐的成分吧。人何嘗不是總在自虐呢。
對我來說,痛覺其實代表着清醒。生命如此讓人難受,要清醒着看所有事是件非常痛苦的事。
最近很常看同一個作者的書,我喜愛她文字中帶着痛覺的清醒。
今天看到一段寫到花:
「它因為知道自己要死,所以開得恬不知耻。但是我們小心翼翼,並沒有花朵的無知與誠實。花朵知道它的期限,我們不知道。而我們如此盲目,一直又比花朵清醒。」
不知期限,一直是人生最讓人感到痛的事。因為不知期限,所以總是故作無知,隨意浪費,也隨便敷衍。如果知道期限,又忽然變得無視,故作積極,想在期限中做無限的事。
痛是一種必然,快樂是偶然。會痛快,就是仍在清醒中了吧。
有時候,我會希望自己沉迷在某些不清醒的事中,例如,吃大量垃圾食物,或者看像垃圾的電視長劇。所以看到這一段時,我忍不住笑了:
「……一切使人不清醒的食物。就像垃圾電視長劇。它們讓人沒有痛苦。輕信生活的美好。」
痛苦,原來是因為我們無法相信一些簡單的美好。因為太多太多簡單的背後,我們知道了複雜。
寫到這,仍然覺得自己有種想沉墜的混亂。希望它不會持續很久。如果可以,真希望不要清醒。
再敍。
你的 布克
================================
以上引用,皆來自安妮寶貝的《清醒紀》,近來很愛她的作品。對當中的文字,有種像是說到心底話的感覺。所以開始收集她的書,目前收集到五本。
對於閱讀,常常都是因為喜愛而收集,又因為收集而喜愛。有時分不清是因為覺得切合心情而喜愛某些文字,還是因為喜愛而覺得某些文字適合。但不管是哪種其實都沒關係,重要的還是找到對味的文字,而找對味,也是一種緣份。
常常覺得自己的文字緣份還不算差,至少總是會看到很多喜愛的文字敍述,證明這世上還是有所謂的磁場。而對這位作者的認識,也是在前兩年的書展裡無意中碰上的,當時買了第一本,最近開始找她其他的作品,也有幸找到了。我覺得這就是緣份吧。
作者對她的文字,認為寫是私密的事,而讀者讀到它們,也是一種私密的事,兩者並無衝突,也無須一定要交流。所以把這份喜愛放在心底,也是個人閱讀上的私心和個人喜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