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住的地方,是一幢三層樓的建築。那幢樓是我們家族的其中一個產業,外墻和地基以當時流行的石英石建立,很堅固。不過分隔樓層的地面卻是木板,所以住樓上的人的行動,在樓下總是能聽得清楚。
我們家分配在樓下,樓上則住了堂叔一家,再樓上是伯父一家。
對那個建築,我記憶中第二層的大廳地板上是有一個洞的,那洞是個正方形,面積大概是十公分乘十公分。為甚麼會有那個洞沒有人告訴過我,因此也不清楚它的作用。而那形狀不像是無意中弄出來的,所以總覺得應該有其意義吧。
那洞口有時會有木板覆蓋其上,以防有人不小心踏空,但很多時候又開着。二樓的大廳正下面,是一樓的過堂,上二樓或三樓的人總要經過這過堂到最裡面的樓梯上樓。而過堂的左右各有房間,我家就佔了右邊的兩間廂房。左邊住的是誰我已經忘了。
而那洞正好在過堂天花近大門口處,誰走過其實都會看到。因為樓下的過堂沒窗戶,終日都呈現暗暗的情況,白天還好,大門開着的話就有光線,晚上就變得烏漆抹黑的,如果不開燈就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光景。所以那洞口如開着,有時在晚上樓上的燈光就會透下來。
我們和堂叔一家不親。小孩時不懂事,沒有甚麼心機,所以和堂叔的兩個小孩還算玩得來,偶爾我也會上去二樓。每次上去,我總要站在那洞口做一下偷窺,沒甚麼特別的意義,就只是覺得平常被樓上的人看多了(雖然人家根本沒在看你),也該試試站在那看看別人。印象中看到母親回來就會趕緊下樓回家,因為當時母親和堂嬸不親。會如此是因為父親不在家,堂嬸便常常連合其他的三姑六婆們說母親的是非,有時甚至會當面諷刺,母親也總是不認輸,會駡回去。如此交惡的情況連帶的我們做小孩的也只能盡量不玩在一起了。
大家族的恩怨是非,我很討厭,母親所受的欺負和困境我也看在眼中,久了就會明白大人們各自的自私自利。而樓上那洞口,後來我也很少再去好奇。
想來那洞口一直沒有填補,可能堂叔他們一家也有着一些窺視的心態吧,因為這洞口三樓就沒有。另外,印象中母親和堂嬸吵架也曾經是透過這洞口的。堂嬸沒有下樓,就就着那洞口和正在樓下的母親一來一往吵着。那小小的洞口,互相看不到對方完全的面孔,正如大家都不想去試着靠近對方般,吵架也只吵着一些片面的心結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嫌隙,有時就如破洞般,窺得到一點,卻補不了遺漏。那刻意的洞口,沒有人想要補起,也不知道去補,也就任其長久地停留在那地板上,破在心上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