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電影隨想 ﹣ 《Minority Report 未來報告》的前瞻性

這幾天想起了《未來報告Minority Report 》這齣電影,總覺得我們的世界跟電影中的景象越來越接近。

當年看這齣戲時對這個故事印象非常深刻,但並不以為它會成真,可是現在回想,卻覺得電影的前瞻性真高,現實的荒謬是可以把幻想弄成真的。



這齣電影裡有兩點是我覺得非常值得思考的,一是沒有實際發生的罪行應該因為『預期會』就被坐實嗎?二是個人的隱私被收集得越來越詳細時隱私還存在嗎?

影片中被預言者『夢見』會犯罪的人多數都會在預知的時間地點被埋伏,警察會在案發的前一瞬間制止,然後被抓到的人就會成為罪犯,按照他/她『欲』犯的罪行 判決。雖說是現行被抓,但是那個罪行卻是被制止而沒有發生,而人卻必須為這種『欲』行背負罪名。男主角是警察,本來一直相信著自己抓這些是必須,防止了這 種罪行就是正義,直到他看到自己出現在『夢見』的報告裡,才揭發原來報告是有漏洞並且可以被操作。最終使得這種經由預見來防止犯案的系統停止運作,人們不需再為還沒犯的罪行負上刑則。

我覺得電影中的『預見』就如社會中常有的偏見,總是預設了某些人一定會犯罪,於是定了其罪名,而那些人本來沒有罪的,卻必須承受罪刑。而這種情況跟我們現在經歷的『判決』何其相似,如何不令人心驚?

影片中另一個很重要的點是眼睛視網膜的掃描,整個城市充滿掃描器,你只要經過被掃到,附近的熒幕就會出現你的所有個人資料,造成你無論去哪裡,都會有紀錄,都會讓別人知道你是誰。男主角便因此而必須換眼球才能躲避警察的追蹤。

這一點讓我覺得個人隱私基本上已經蕩然無存,而這種情況其實是恐怖的,你沒有任何可以隱藏的自由。電影的創作是在2002年,當時的互聯網也才開始普及不算很久,但是如今我們的生活其實已經充斥了很多隱私不保的情況,雖不如電影那般詳盡,卻也離這個不遠了。

我知道想這種事其實也挺無聊的,因為它在現實並不受重視,生活的潮流一直在變,往往你還在想這些時,很多的想法都改變了,跟不上也只能被留下而已。或許也該勸自己一句:『多思無益』。

電影當年也只完整看過一次,也許也該再去找來看看,複習一下。我很喜歡影片中用來查看報告的虛擬影像,跟後來的鋼鐵人所用的很像,但這個比鋼鐵人更早出現,可見當年的設計也是頗有前瞻性的,還有影片中各式各樣近未來的都市設計,也有些逐漸在出現在現實社會裡,拿來比較看看也是有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