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這本書,我以較為緩慢的步調去讀,不想太快完結。一來是因為喜歡而想要細閱,二來也是因為當中的文字有好些可以咀嚼之處。
對我來說,她這幾年的作品作有一種正在更新自己的感覺,是一種在經歷過後有所成長,希望能有所改變的人生轉向。接觸她的文字是一次偶然,後來又陸續收集她的作品,到近年會慢慢等待她的新作。在等待和閱讀的時間中,因為自身的想法也在隨着一些經歷而變得不同,所以在感受到她文字中的那些轉變時,會較為有共鳴,也有好些是感同身受的。
她的文字,早期總是帶有一種毁滅和頹廢感,情感上既濃烈又自虐,但是更多的卻是城市中難以言及的寂寞靈魂。初看她的作品,雖然對那些撕烈的愛情沒有共鳴,卻對那些寂寞的情感有所感悟,明白到她筆下每個孤獨者的失落。只是隨着她自身因為學習和修行的進展,她的文宇逐漸找到了她自身的定位,也慢慢地會把她個人的領悟放進她的文字裡。初時並不太明顯,但在某個時刻回看卻又突然明白那些轉變已成。至到這本《月童度河》,我覺得她轉變的路基本已底定,接下來她應該會朝着這樣的路走下去。而這條修行之路上的風景,也是頗令人期待的,至少身為讀者的我就頗期待能持續看到她的作品。
這本的散文部份分為四個部份,一是寫與人相遇、往來、相談等等的領悟;二是談學習、讀經、修禪等等精進自身的學習之道;三是寫她和女兒之間的情感,如何在尊重和學習中建立起對等的閱係,這一部份我很喜歡;四是個人的領悟,經由學習、相處、交遇等等的過程後,人生至此的一段感悟,而這部份和前面的既相連,亦可獨立賞析。
書本的裝幀是厚皮的精裝版,當中用了三篇長文去分隔四個部份的選文,較為特別的是這三篇長文刻意用不同顏色的紙印刷,側面看就成了很明顯的三個分隔區,這樣的安排讓書籍看起來頗為賞心閱目,排版的字也是容易閱讀的大小,整個看起來是比較文雅的一本書。
至於收錄的三篇獨立長文有兩篇是小說,一篇是她讀《浮生六記》的詳細閱後感想。按她的序言,是她為一些刊物寫的文,都與愛情有關卻又不僅止於情愛。頗喜歡她寫《浮生六記》中她所讀到的沈復和陳芸的情感關係,一段互相尊重又能共同成長和相知的關係,也是不論在過去還是現在都很稀有的一種情感關係。
一直以來對她的書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共鳴,或許因為有些地方正好讓我也看到一部份過去的自己,而那些部份成為人生途中經歴過後轉換的一個因,之後的果需要自己不斷地自省和學習才能讓自己往前走。透過她的文字,我也在慢慢尋找自己認同的路,也在慢慢摸索着自己尚未能肯定卻願意去嘗試的一些過程,這也是為何我會持續讀她的書的原因。
「 一生太短暫,也太漫長,經歷過的事情太多,也太少。可確認的是,我們最終記得的,一定只有少數的幾個人、幾件事。人生其實至為寂寥。」﹣P179
「人生其實至為寂寥」是我覺得一直出現在她的文字的主題,人無論在怎樣的生活,始終需要面對的是個人內心的寂寥,而這不是個容易的課題,太多不可與人言及的事物,只是人們大多數時候選擇的不是面對,而是忽視。忽視的結果就是對人生的粗糙經營,最終無法抵達內心安穩的境界。
作為一個孤獨者,除了讓自己不斷地學習,學習如何跟自身的寂寥共行之法外,別無他法,而這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修行之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