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戲可以算是一個高潮,我相信觀眾從靖王被小新激怒,然後一路不聽人勸,執意要自己去救衞崢那段,情緒應該被牽動得很想一巴給他巴下去打醒他,而緊張的情緒就在長蘇的大吼之後才能放鬆下來,直到看到靖王總算把話聽進去,才真的放下一直懸着的心,靜觀後續的後展。這也是我初次看時的心情寫照。
靖王的斬鈴斷義,在小說裡是沒有的。小說中也有安撫勸說的段落,只是沒有這般激烈,尤其靖王在小說中可以算是偏向更冷靜更能一點就通的人。另外,靖王對長蘇雖然一開始比較反感,但卻隨着接觸日增而多了信任,對他的猜忌也逐漸減少。不過最主要還是小說沒有安排小新訴苦那一個手段去刺激靖王,少了這一點,靖王在和長蘇談救衞崢時能稍為穩住(雖然也差點翻臉),最終達成協議。
影劇為了讓靖王斬鈴、長蘇吼勸這一段更為合理,在改動上其實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尤其在改動一些伏筆上,雖不知是編劇刻意修改還是劇組討論出來的結果(看一些拍攝花絮的影片發現,有些改動是劇組自己討論出來的),但整體呈現出來還是蠻有意思的。
當中有一個改動成了伏筆,使觀眾覺得靖王的確是不太懂長蘇,也使得後來他在小新招供後所說的缺乏信任和對長蘇的偏見變得合情合理。這個伏筆指的是要不要收服高湛這一點。
小說中提到,當梁帝發現太子在守孝期於東宮恣意飲宴奏樂玩樂而要封閉東宮時,蒙摯因為受了高湛的人情而建議靖王把高湛收服,但長蘇反對。長蘇反對的理由有三,而第三個就是體念靖王不想把靜妃捲入鬥爭的心情,這個好意在小說裡,靖王是自己明白的。
「蘇先生,既然高湛在陛下身邊如此重要,人又聰慧,先生為什麼不替靖王殿下想辦法收伏了他呢?」
「不行,」梅長蘇搖了搖頭,「一來高湛多年明哲保身的做法不會因為我們的拉攏而動搖,二來他離陛下太近了,要想收服他,難免會漏些機密弱點在他手上, 一個掌控不好,反而弄巧成拙。靖王殿下爭位,要走正道,要加強實力,爭取越來越多光明正大的支持。高湛雖然重要,卻也不是非他不可,何必如此貪心呢。再說 以這位高公公的為人,縱然不收伏也不會礙著我們什麼事。等將來殿下足夠強的時候,他不是我們的人也是我們的人了。」
蒙摯有些羞慚地擺著手,道:「算了,我實在太笨,不插嘴了,免得誤你們商量正事。這些話你不說我不覺得,一說還真是那麼回事啊!」
一直安靜聽著的靖王此時也不禁一笑道:「你多問問也好,蘇先生有時不耐煩解釋,你這一問,我也清楚了好些。」
「我哪裡是不耐煩解釋,實在是殿下近來進益良多,我略略一提,你就明白了。既然已經明白,我還囉嗦那麼多干什麼?」
靖王緩緩收淡面上的笑意,正色道:「不過你不勸我收伏高湛的第三個原因,我倒真是明白。多謝先生了。」
他說出這句話,梅長蘇甚是意外,怔了怔,胸中一陣發暖,笑了笑轉過頭去,也沒說什麼。
收伏高湛固然有難度有弊端,但收伏之後能帶來的利益也是極為巨大的。讓梅長蘇最終決定不強求靖王到高湛身上打主意的最主要原因,確實是他沒有說出口的第三個。
那就是不想讓靜妃捲進去。
靖王畢竟不能太過頻繁入後宮去,因此無論是收伏高湛的過程中,還是收伏以後,都難免要通過靜妃實施某些行動。靜妃敏慧冷靜,並非沒有這個能力,但她素性恬淡,利用她進行陰詭之事,絕非靖王所願。
梅長蘇就是體貼到這一點,所以從來沒有要求靖王配合他在後宮翻弄任何的風波。不過讓他意外的是,一直對此不發一語的靖王,心裡居然是明白他的好意的。
劃線處看得出來靖王其實並不笨,他也是有點玲瓏心思,懂得長蘇的好意的,也因此,小說中沒有小新那一段,因為他知道長蘇不會讓靜妃遇險。
只是這一段在劇中卻改成了是靜妃告訴靖王當中的第三層好意。在第二十八集,靖王晉為親王後,添加了一場他和靜妃的對談,靜妃特意告訴他長蘇沒讓他收服高湛的好意。
因為是透過靜妃去點醒他這一點的,不是自己領會,所以在受到挑釁之後才會加深他的偏見,挑動他的不信任感。也變相讓這一幕成了後面靖王斷義的伏筆。
這個改動的用意是不是為了做這樣的伏筆我不能肯定,只是我在看的過程中覺得它像一個伏筆,也變相突出了靖王的執拗性格,加重了這個角色急躁倔強的形象,減低了他的聰明度。明明小說中評他也是個聰明人(笑)。
不過無論是小說的設定還是經過改動後劇情呈現出來的效果,我都覺得可以接受。小說有其流暢的地方,而電視劇有其高潮迭起之處,各有所長。可以用來比對,才是真正讓人覺得有趣之處。 而我也覺得劇情這樣的改動,在添加和刪減的過程裡,都顯示了劇組對此劇的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