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講座] 《中英街一號》新書發佈會



7月12日下午去了《中英街一號》的新書發佈會,講者的陣容算是蠻有意思的。講台上連主持人在內有八個人,從左到右分別是主持石中英先生,講者文化人鄧小樺,現届學 聯秘書長羅冠聰,過去是警察退休後成為作者的林占士先生,在1967事件中被捕入獄的曾宇雄先生,曾任信報總編輯的陳景祥先生,本書的編者趙崇基導演和編 劇謝傲霜小姐。

《中英街一號》是一本電影劇本,寫的是關於回憶香港在1967年發生的事件,並且想像2017這個年份的一個故事。書中還記錄了一些那段時期的歷史以及當年涉及其中的人的訪談。
 


趙崇基導演

導演趙崇基先分享這本書的由來。他說創作的意念是從2010年起,當時石中英先生經別人引介找上他希望能為1967年香港發生的暴動事件拍一部電影,主題是講述一些當年因為這起事件被捕而進過監獄的人的事。

導演本身對政治素材很有興趣,因此對這個提案也很有意願去做,只是他也明白要拍攝這個敏感題材可能不是那麼容易。

導演指從2010年起,社會多了很多參與社會運動的青年人,而他們跟過去參與社運的人或許都有相似之處,因此,他雖然想拍這部電影,卻不想只作為一部紀錄片而拍,並且希望能透過電影去連接過去及現在。

劇本方面,他想找一個較有政治意識的人來寫劇本,最終找了謝傲霜來完成劇本,也是這本書的創作部份。至於把後期的年份設定在2017是覺得如果時間設在2014或15,拍完或已成過去,所以選2017,而且2017的年份更有意義。選擇拍攝歴史的題材是為了將來。


謝傲霜

為了這個劇本的創作,她從2010年開始積極參與一些關於1967的一些研討會,也訪問過許多與1967有關的人。甚至也參與過創作一條褲劇團上演的劇目<認罪>。

在訪問的過程裡,她找到一個過去和現在人們的共通點,無論是參與社運的人,還是站在對立的執法者,他們都不約而同有種想法是「想為香港好」。而這個共同點其實正是我們一直想提倡的和而不同的社會形式。


曾宇雄

他在16歲那年坐了一年監,留下了刑事案底,也因此他無法成為他原本想做的小學教師(因為教師的登記資格不接受有案底的人)。

1967那年,他因為學生的身份被捕,並且以「公眾地方非法集會」的罪名被檢控,而最終被判一年監禁,留下了案底。後來他成為護士,並且在工作多年後再進修而成為了護士學校的教師,才完成他一直想做教師的心願。

多年來,他都希望為自己的案底平反,所以在2012年退休後做了一件事,向行政長官遞信希望能為此翻案。



林占士

他在1967年是警察,對於當年的事件,他是參與其中的人。

他本身是混血兒,父親英國人,母親中國人,他自嘲在那個年代,沒什麼人會自稱香港人,只有像他這般不中不英的才會自認是香港人。對應現在,大家都只願承認自己是香港人而非中國人,其實不無諷刺。

他說97左右,也曾有人勸他離開香港,但他認為只有這裡才是他的地方,所以他不願離開。

另外對於曾經做過警察,他覺得自己在大家眼中可能算是壞人,但他卻希望自己是壞人堆中的好人。另外他亦勸籲年青人不要輕易覺得坐監留下案底沒有什麼,而是要好好想想坐監的後果才行動。他以曾宇雄為例,雖然對方後來的確能做到想做的事,但是當中的過程絕不輕鬆。



鄧小樺

 她以文化的角度去探討是否需要對1967年這段歴史有所認識,是否應該拍這部電影。

她前幾年也曾參與一些社會運動,也從此被貼上一些標籤,所以她也很能够明白參與過社會運動的人的處境。

她認為面對歴史的傷口,除了政府的教育,民間的關注之外,也應該有藝術方面的展現,從而令人去反思那些事件,才能真正撫平歴史帶來的創傷。
她希望這個藝術創作,可以展現出人與權力之間的矛盾,因為一般來說,很多作品都着重在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例如學生與家人之間的意念分歧,人與人之間的意見不合等;但是造成社會矛盾和撕裂的往往是權力上下所形成的。

另外,她也覺得社會運動應該要有一些文明的底線,例如不應有人為此而死亡;也不應以他人作手段等。她希望能有多一些類似的文明思考。

還有此書的目的,她覺得應該令人有獨立的思考及如何包容不同聲音的反思。



羅冠聰

他先說自己對於1967的印象是一種很平面的黑白印象,因為他對這段歴史並不了解,知道的也只是土製菠蘿、林斌等名詞。他在試閱這本書時還沒有實體書可看,看的是電腦中的文字檔,因此有種很平面的感覺。

但是在收到書後再閱,對於這段歴史有更立體的感覺。他以自己為例,因為是參與學運且經常站在前線的人,所以人們對他的認知其實也是一種很平面的認識。可能人們也只知道他在媒體上展現的面貎,對真實的他和平時的他並不了解。

他對劇本中的人物有很大的認同感是因為他本身也是站在社會前線的位置,當中所要面對的壓力、挫折等都很難跟別人詳述。而這些個人的情感卻是能够更加了解他的一些立體因素。劇本便有這些因素去使人物的展現更為立體,也展現出社運人物的一種躁動與不安。

他認為認識歴史也需要一些立體的因素,不應只剩平面的黑白印象,所以對於這本書呈現的故事和附帶的歴史都很有意義。



陳景祥

他曾經是學聯中學組的成員,也曾是中文大學學生會的人,參與過學生運動,但畢業後並沒有加入任何組織,也沒有成為政黨中人,反而選擇成為新聞媒體的人。

他覺得社會運動一直在進步中,例如過去應算是對立的曾宇雄及林占士在現時都是參與1967研究的人,能够和平相處(席間所見,兩人也相處融洽,並沒有任何嫌隙),都證明一種進步。

另外,資訊的流動也使得現時參與社運不若以往困難,而社會上對於參與社運有更加的包容,這些都是進步的地方。



結語

導演在近尾聲提出了一個問題是覺得有很多人認為歴史在重複,他覺得重複是有,但卻不完全會,所以想問一下大家的意見。由於時間緊逼,觀眾的發言比較少。這一段我未能詳記,所以省略。不過導演也有結語,大意是指正視或記錄一段歴史,是我們對一個時代的責任(未能記下確實字句,或需其他參與者的補述)。


對於我來說,這一場講座很有意思。已購入此書,希望能盡快閱畢,再來分享對此書的感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