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以詩詞譜曲賦歌之<樂章>—馮翰銘

一直覺得詩詞是中國文學中很重要的一塊瑰寶,但是隨着中文教育的衰退,很多人都開始失去對中文的興趣,詩詞更是被束之高閣,很可惜,也很可悲。

不過雖然在教育中褪了色,但仍是有有心人是願意去推廣,願意去為詩詞增添一點生命而做出各種嘗試的。除了最常見的寫書寫文寫故事來重提詩詞的美好之外,也有人花時間來寫曲賦歌。多年前鄧麗君的<淡淡幽情>大碟便是一種很好的嘗試,也是頗為成功的一次嘗試。可是那次之後,似乎就很少有人再做新的嘗試了。

還好,有心人還是有的。去年十月,購入了一張新的專輯,是馮翰銘的<樂章>,也是把中國詩詞賦成歌曲,或吟或唱,伴以的曲調用了很現代的原素去編,卻又巧妙地保留了一點古典的情懷。我覺得這個嘗試為古典的詩詞帶來了新的生命,是一次很不錯的嘗試。



在聽這張專輯之前,其實我並不太認識馮翰銘,是開始聽這張專輯後才知道他曾經為很多香港歌手寫歌,詞曲編和監制都有包辦。2013年他出這張專輯才算是正式成為一個創作歌手。

<樂章>這專輯是讓我驚艷的,一共十二首歌,但不是每一首都用唱的,當中有四首只是以較為現代的編曲去伴以吟頌的詩詞,編曲當然也是他的創作。以樂音去帶出一種概念,帶出山水之境,也帶出情念之感。其他可唱的有七首,他獨唱的只有兩首,其餘五首都有別的歌手來做合唱。不管是吟頌還是合唱,找的人似乎都是他曾合作過的歌手,當中為人所熟悉的就有陳奕迅、王苑之、林一峰和陳慧琳,算是有看頭的一張專輯,也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才華是受到肯定的。

他獨唱主打歌曲是<將進酒>,李白的豪邁瀟灑在一陣電音中湧現出來,有種穿越時空之感。另外我最喜歡的是與王苑之合唱的<一剪梅>和與陳奕迅合唱的<浣溪沙>,李清照的詞在王苑之的溫柔歌聲裡展現着萬般的柔情,而納蘭性德的詞在陳奕迅的滄桑聲音中帶了點悲涼,兩首的意境都很到位,也很能進入人心。

除了專輯的歌曲之外,另外很讓人驚艷的是歌曲的MV, 分別是<一剪梅>和<再別康橋>(這首合唱的是陳慧琳)。這兩首的MV用了不同的顏色意境。<一剪梅>用了星空,藍綠的顏色,帶點輕愁,彷彿靜止的畫面不期然會讓我想到一些小說的封面,星空的畫面雖然很有未來感,卻又沒有違合地很適合這種古典感。我覺得是最有想像力的一次嘗試。<再別康橋>則是最簡約的黑白,加上墨染的畫面,把徐志摩這首詞帶入一種很中式的書畫中,而編曲卻又是很現代的,既近代卻又不會俗套。


<一剪梅>MV,很新舊相融的MV。




<再別康橋>MV,帶點中式書墨畫的意境。



中式文學需要多點人的推動,不管是怎樣的嘗試,我覺得都是好的。因為過去<淡淡幽情>的成功,有些人似乎對<樂章>的新嘗試不以為然,但時代一直在往前走,何不抱着一種新的眼光和情懷去看待這種帶點古典的情懷?

沒有這麼多願意去嘗試和推動的人,我們的文化又要如何流傳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