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Book] 《科學怪人》閱後感

科學怪人是一個很經典的故事,只是一直沒有好好去閱讀小說,只從電影的各種演繹中知道有這樣一個故事。

近來在圖書館借到的版本譯文讀起來很流暢,也是初次從文字去認識這個故事,這個人物。

故事很簡單,寫的是對科學很狂熱的維克托.法蘭肯斯坦為了解開生命之謎而終日研究屍體,甚至以屍塊拼湊並制造出一個巨大的人型怪物。不過雖然制造了這個人物出來,維克托卻無法面對這個被制造出來的怪物而遺棄他。然而怪物卻因為擁有思想,逐漸在飄泊中學會了人的語言和思想,只是他的醜陋和畸形卻讓他無法走入人類社會,漸漸因為孤獨、寂寞和渴望被愛而變得暴虐,甚至最終因為嫉恨而殺人,也因為維克托對他的否定而把恨意發洩到維克托的家人身上,造成了維克托的悲劇。

我過去看過的電影裡,很少會看到維克托和這個怪人的深刻互動,但是小說卻清楚地交待了兩人之間的糾纏過程。細緻地描繪了維克托無法面對自己制造出來的東西的心理轉折;另一方面也詳細地描繪了怪人被維克托捨棄後如何隱藏在人類社會的過程,和他從本來充滿希望和愛的心是如何漸漸充滿恨意的。整個過程的描述,可以看得到一種人性的轉變。

雖然人們總是把《科學怪人》視為科幻小說,改編也總是着眼在一種科幻的設定上。但閱讀小說時我覺得這個故事更像一本批判道德的小說,談論人性的塑造的小說。

維克托在因為一種熱忱而不惜一切制造了這個怪人出來,但是卻因為害怕後果而把他捨棄。人類好像總是會因為對未知的好奇而制造出他們無法駕馭的事物,然而制造出來後又往往因為恐懼這些事物而沒有完善它們使其能造福社會或是把它們的優勝之處發揮出來,結果釀成悲劇。

小說裡描寫維托克的恐懼其實也點出了一種人類傲慢的心態,也有一種偏見的慣性。就因為這個被制造出來的怪人與平凡人不同,加上他容貎醜陋和身型怪異,所有人一見到他都驚謊失措,沒有人願意接受他,連制造他出來的人也捨棄了他,使得他在懂得了語言和思考後,明白了自身的孤獨和不被愛而變得暴戾。維托克的悲劇其實也是他自己造成的。當這個怪人向維托克訴說被捨棄後的經歷時,維托克最終沒有體諒到怪人的遭遇,也沒有去理解這個被他制造出來的人的渴望,直接否定了怪人的生存價值,結果造成了怪人的反撲而換來悲劇。


之所以覺得這小說像一本批判道德的小說是因為透過這樣一個故事,我們其實可以省思那種以外在來評價人事物的傲慢和偏見,也可以思考一下當一個人為了一己之利而制造了一樣會造成社會的毁滅或是傷害的事物時,在道德上應該負怎樣的責任?又該如何面對這種對心靈造成的道德鞭笞?另外,當人的意識有對愛的期望,卻一再被別人否定,甚至不問原由地被人以負面的評斷之時,那種恨意要如何平復,又要如何在造成錯誤後求得救贖?這種種對人性和道德的拷問才是這個故事值得深思的地方。事實上,小說描述得最多的,還是在人性的書寫上,反而不像那些科幻電影中所描繪的科學怪人般只剩善惡的二元對立。也因為對人性描寫的深刻,難怪可以成為經典。



書名:科學怪人
出版:商周出版
ISBN:978-986-272-537-5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Movie] <深夜食堂>觀後感

不得不說日式的人情總是很吸引人,而看<深夜食堂>便很能體會這種引人之處。

食物能治癒人的心靈,但前題是一種用心,日本人對食物的處理就很能體會那種用心。深夜食堂的特色是只要你點的食物老闆懂得做,他就會做給你吃,讓你在最希望得到食物的安慰時得到適時的慰籍。

之前看過幾集的電視劇,很喜歡,可是沒看完,電影版裡那些常客還是在,看到時很親切。電影版跟循原有的脈絡,一道料理一個故事,也就包含了三個人的故事。三個故事的鋪陳上,第一個比較短,第二花的時間比較長,第三比較重要。在此不詳述,讓大家自己去看。

比較想說的是我對故事裡那些人事物的一些感想。

圖片取自網路


一直覺得日式情感很細膩,那種細膩帶着很多幽微的細節,可以是一道風景,一道料理,一個風鈴,一個骨灰甕,一個回憶。這種種的事物建構出人物的性格、心事、際遇等等,也是一個血肉之人的生活點滴,他們的情感所在。

在這些事物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那個骨灰甕。被遺留在食堂的骨灰甕,原本已拿到警局報失,老闆卻於心不忍又領回,等待它的家人來領取。等待的日子不止會焚香供奉,也曾帶去佛院超渡。對待這個骨灰甕的態度是尊重的,因為明白那曾經是一個生命的過去。

後來在無意中,他和那些客人發現骨灰甕裡裝了一些泥土,不像是骨灰。而客人中便有一位在地震中失去妻子的男子,他描述因為找不到妻子的遺體,骨灰甕因為沒有骨灰而顯得輕,只好用他們常去的沙灘的沙代替。而他的失去,不止是失去妻子的身軀,還有他們的家,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是真正的一無所有。而骨灰甕的輕,卻是男子難以承受的輕。也因為那輕太殘酷,所以他才需要用沙去添加一點重量來證明過去的一些不是虛幻。

相對於這個男子的失去,骨灰甕的主人來領回它時說了另一種用意。因為外遇離家的丈夫,離家後落泊而死,在死後請別人在骨灰甕中放了甲子園(棒球場比賽場地)的泥土,為的是記念自己曾經在那場地比賽的風光過去,或許這個回憶正正是那個人一生唯一有重量的回憶。而這個分開很久的妻子接了他的骨灰回來,只是在這間深夜食堂休息時,忽然不想帶它回去而把骨灰甕留下。她在憶述過去及談及丈夫放泥土的要求時,卻又有着一種輕描淡寫的感覺。

生命的輕與重,就在這一個小小的物件中帶出,也寫出了兩種情感和人生。

我常覺得日本人對生命有着一種敬畏,或許是因為生在一個常有地震這種無常災難的國度,生命的流失往往有着突如其來的無法控制,因而對生活會有盡力活得精彩或是隨遇而安的心態。只是無論怎麼活,還是無法避免那種無常帶來的陰鬱,也使得這些人往往活得壓抑。但在壓抑中,還是會珍而重之去過他們的生活,會珍惜着他們擁用的事物,珍惜着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深夜食堂那種彷似淡然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其實包含着很濃烈的人情味。這也是我很喜歡日本影視及文學作品的原因。


題外話,今晚看完電影回家後,也剛好聽到電台主持人提及香港人不懂生活的點點,很有共鳴,他提的那些點點,對比起電影中那些日本人的情感和鄭重對待生活的態度,令人更唏噓。要到什麼時候,我們的城市中人,才會懂得真正好好過活,真正懂得對人對生命有一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