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手風琴

一直很喜歡手風琴的聲音,或許是因為它是依靠整隻手臂的力量發聲的樂器吧,要拉動它需要兩雙手臂的默契合作。就像情人間的互補,右手彈琴鍵,左手按合音,並且要兩手拉合風葉,三樣合作完整才能發出好聽的樂曲。

前一陣子在演唱會上看到人拉手風琴,讓我想起小時學手風琴的事。


手風琴是很需體力的樂器。


小時候的我是很貪心的人,每每看到甚麼就想學甚麼。讀小學的時候,因為分配在音樂班,除了參加班上的合唱團之外,課餘時學校有提供樂器課程,想學只要報名就可以,也不必額外的學費,所以當年我算是學過好幾樣的樂器。只是每一樣都沒有深入去學,只學到皮毛。

會想要學手風琴除了是因為學校有提供課程和樂器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當年班上有兩個男生是學這樂器的。同班幾年,看着他們從初學到熟練,甚至在學校每年舉行的學生表演會上表演,非常羨慕,也很希望能加入,所以後來就跑去學了。

學手風琴需要體力,尤其是當你要抱起一個好幾公斤的樂器並且要拉動它時,體力很重要。這或許也是少有女生會學這樂器的原因吧。

初學的幾堂課,只是要拉動它已經很吃力了,加上要兩手協調按鍵和拉動,更是感覺辛苦。但是按著拉著,慢慢習慣肩上背起的重量,並且習慣邊拉邊彈的樂趣後,對這樂器便有了更多的興趣。

學習的那段日子非常愉快,有著想要一直學下去的衝勁,甚至一度央求父親給我買樂器。但是這要求始終沒有獲得滿足。一來家中環境並不富裕,二則父親從不認為我是能持之以恆的人,所以完全沒理會我的央求。

因為沒有自己的樂器可練習,學校的課程完結後便無法再繼續學下去,我的手風琴夢便也終止了。

現在偶爾在一些表演中看到手風琴表演時,我還是會想起當年那兩個表演的男生,想起兩人合奏的愉快神情,和他們之間有默契的二重奏。也記得自己學這樂器時的快樂心情,手風琴的重量,接動它奏出聲音的愉悅。

回憶總是美,手風琴也是我回憶中一個美麗的音樂符號。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賈寶玉> 觀後感 之 紅樓淺談

上星期去看了「非常林奕華」劇團的<賈寶玉>話劇。這是我第四次看林奕華的劇,依然帶給我很多的想法,而這一次,是關於紅樓夢的。





對於《紅樓夢》,其實我一直沒有完整地讀完這部小說,但是感覺上卻對小說中的情節和人物非常熟悉。

當舞台燈光亮起,第一幕開始倒述整部紅樓史的時候,那一幕幕曾經看過的影像便漸漸浮上心頭。是的,影像。多年前看過的<紅樓夢>電視劇當中那些影像便隨著舞台眾女子的倒敍中慢慢在腦海中倒帶。

原來我是喜愛紅樓夢的,但一直以為自己不喜歡。

小時候看電視劇,一遍又一遍,印象中是有完整看過一次的,然後在每次它重播時,又會片段式地再看。長大一些後,也曾找過小說來看,但是卻沒有讀完。再年長些,開始看一些紅樓評析的書籍,做側讀。然後感覺自己一直沒有忘記這故事,一直在接觸這故事,甚至是一直想要了解它的。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Concert YY> 觀後感(二)

黃偉文是個很好玩的人,在生活上他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學。他喜歡華麗衣飾,喜歡香港道地文化,喜歡在創作中製造爭議性。

他在演唱會中也有述說自己的這套生活哲學。其實熟悉他的觀眾都看得出來他這種玩心,這種感於做自己的風格,我相信很多人是羨慕他的,而那些批評的人可能有更多只是妒嫉吧。

之前在閱讀他的散文集《俗》時便清楚感覺到他的幽默,那是一種很港式的既自嘲亦嘲人,和在苦中作樂中漸漸變出的豁達。在他眼中,香港是個很有趣的地方,人們有太多的壓抑,太多被社會制肘的憂鬱,但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卻頗懂得一種自嘲式的幽默,並在那般的幽默笑聲下努力活出自己。而黃偉文本身便是這樣一個有趣的例子。

他寫的歌詞絕大部份都是廣東歌,一來是因為廣東話是他的母語,也是他用得最為得心應手的語言。廣東話有九個音調,某程度上更接近古音,相對於國語的四音,廣東話寫成的歌詞有時候更帶音律感,在遣詞用字上也更帶一種詩意。

去年閱讀了一本關於廣東歌詞的書籍叫《詞家有道》,當中收錄了16位廣東歌填詞人的訪問,談談他們對廣東歌詞的看法,也談談他們在創作時的一些概念。黃偉文的訪問亦收錄其中。

他談到的創作初衷和目的我覺得挺有意思的,而在演唱會中他也有談及這些初衷。

他說他喜歡挑起一些爭議性,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會做出嘗試。例如服裝上,他有時會故意穿些明知會引來爭議的服裝;在歌詞上,他也會做多方面實驗,加一些俱爭議的點子入詞,希望能籍此引起人們做些思考。我覺得這樣的嘗試很好玩,也很棒。那是一種公眾分子應該要有的一種社會意識。

中段Wyman的一件服裝,黑色長裙,背上有羽翼。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Concert YY> 觀後感(一)

黃偉文算是現今的香港樂壇中舉足輕重的填詞人之一,是與林夕平分秋色的文字玩家,不過他較偏重廣東歌詞。

他最近舉行了一個作品集演唱會,邀請的一眾歌手都是頗俱風格的歌手。星期日我便有幸去觀賞了其中的一場。


(演唱會海報)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關於我的命運》閱後感(二)

《關於我的命運》吸引我的地方是當中對於一種人生階段的探討方面,尤其是身為女性,在生活、婚姻、愛情、生育等等方面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在生活上,亞紀是個很獨立的女子。因為故事從1993年開始,那個時期的日本女性在工作上漸漸開始擁有能與男性競爭的機會,不再只限定於總務方面的職業種類,有了可以向上發展的權力。而亞紀便是擁有這種工作能力的女子,算是在生活上擁有了自主權。或許也是因為擁有了這種能力和權力,致使她在康向她求婚時有了猶豫,因而有種「沒有喜歡到想要結婚」的拒絕理由。當時的亞紀對未來雖有著期待卻也是迷惘的,所以才沒有正視自己的心情,也就無法接受康的求婚。亞紀的拒婚,在她自己後來的人生走向中,她感覺得到自己錯過的命運選擇,但是卻也無法再改變甚麼,因為人生無法重來。

而我認為亞紀的拒婚在這一點上應該是合理的,因為她拒婚時才二十七歲左右,雖說是適婚年齡,但是她的事業才剛起步不久,可以說是正需要努力的時期,雖然與康的感情算穩定,但她對兩人的感情持續與否有着不確定,也無法想像自己結婚後的生活,所以她最終無法接受康的求婚。

這種情況其實在現在也是常見的。當女性對自己的生活有著一定的穩定基礎,可以自給自足時,她對婚姻帶來的生活改變就會有所猶豫,有時甚至是抗拒的。就像現在人們常說的理由般,如果我們對生活本生已經能自給自足,那麼又是為了甚麼非得一定要與別人一起?非得強迫自己去融入另一個家庭,另一個生活模式?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關於我的命運》閱後感 (一)

命運,是無法選擇時只能歸類的定義,還是選擇了,卻仍走向同一結果而成的定義呢?人好像總是把無法選擇的用命運來判斷,但更多時候只是把選擇了卻不如願的歸疚於命運吧。不管是哪一種,命運一詞還是非常詭譎地影像着人生的走向。

閱讀這本書其實也是在探討着一些關於人生的選擇題,尤其是女性對於一些生命歷程的選擇。



《關於我的命運》作者:白石一文

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步步今生》結局閱後感

上一篇寫 「步步驚心」續集之今生輪迴版—步步今生 時,這個作品仍在連載中,不過最近這故事終於完結了。不止完結,作者還開始重新校對並更新,陸續發表了改正後的第二版。

其實我之前看到大約一百多回時,暫停了一段日子沒有追看下去,甚至一度想要放棄。

原因是那段時期的連載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因為受身邊發生的事影響,文章給我一種混亂感。大概是連載至一百至一百三十的那段時期,發生了《步步今生》被別人抄襲的事件,甚至引發了一些網路的筆戰等等不太如意的事,我想作者應該是受到這些事件的困擾,所以在這段時期的連載中,文章的疏漏、文句上的混亂很明顯,閱讀時常常讓我有種焦躁感。因此,那段時期我暫停了追看這個故事。直到知道故事完結並且開始修正,我才又再度把之前沒看完的章回看完。

看到結局後,我想我大概明白了作者寫這個後續的目的,是與若曦有關的。

正如我之前寫「步步驚心」的系列文章中提到,其實我不算很喜歡若曦,很多時候對她有著一些不認同,尤其是故事發展的後期。不過在看完《步步今生》後,似乎漸漸開始能够理解她的行為,也開始從她的愛情角度去看待她和四爺的關係。

若曦是個很善良的人,這一點不容否定,不過也因為她太善良,這種性格在殘酷的現實中是有點不合時宜的,也是我一直不太能認同的地方,也因此在後期只看到她的善良對四爺造成的傷害,卻忽略了她那些行為背後的目的。

若曦是愛四爺的,正如她能為其他的阿哥們拼命一樣,她其實也是拼命在愛四爺,只是她拼命的地方我們都忽略了。原因應該是我們都太愛四爺了(笑)。不得不說女人的愛情其實都是盲目的,並且女人對女人也是殘忍的,所以大家都只看到受傷的男人,會妒嫉為他所愛卻害他受傷的女人,卻無法對女人的愛情給予寛容。